基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建立小鼠氨水引咳实验模型

来源 :四川省生理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ng_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小鼠氨水引咳实验法对实验作相对简单,且实验成本较低,常在镇咳药效实验中作为初筛方法而得到广泛应用。目的:基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建立客观、准确记录氨水引咳模型中小鼠咳嗽次数的实验方法.方法:将自制体积描记装置通过传感器与BIOPAC生物信号采集器相连,用12.5%的氨水引咳小鼠,采用经典传统方法记录各组小鼠咳嗽(即氨水引咳后小鼠发生腹部剧烈收缩伴张大嘴的动作)的次数,检测信号计为动作信号;观察记录小鼠动作信号同时,记录小鼠的咳嗽声音,记录小鼠同时发生动作信号与声音信号的次数,检测信号计为声动信号;同一时间点,通过特定电信号记录各组小鼠咳嗽次数,检测信号计为电信号.实验结束后,以声动信号作为标准,将三种记录方法所得各组数据进行秩相关分析.结果:基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到的各组小鼠咳嗽次数的电信号与观察者观察到的声动信号之间,相关系数为0.991±0.007,相关性好,而观察者观察到的动作信号与声动信号之间,相关系数为0.429±0.152与0.495±0.221之间,相关性较差,数据波动较大,且不同动作信号观察者观察的结果差距大.结论:基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氨水引咳后小鼠的咳嗽次数的方法可靠,且较传统的肉眼观察的方法更客观准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总结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取栓术患者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论:术前术后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残率,提高手术疗效.
目的:探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诊断标准,经过肺动脉CT确诊,入院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结果:1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2例患者治疗后无症状,4例患者出现活动后气短,无死亡病例。结论:肺栓塞是发病率高、死亡
中南医院血管外科自2008年以来共收治各种类型血管畸形61例,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选择治疗。其方法主要包括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泡沫硬化治疗+手术切除、血管腔内激光治疗术、弹簧圈并PVA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等。传统的单纯手术切除的方法不适于血管畸形的治疗,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方式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会议
会议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及白介素6(IL-6)表达的水平,初步探讨TLR4蛋白表达水平和IL-6含量在内毒素血症模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方法:注射LPS后,采用断点法分别于0、2、4、6、8、10h处死6只动物,剖取肝脏组织,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肝脏组织中TLR4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
雌激素与孕激素共同调节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分化,结构以及功能改变,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之一是拮抗雌激素,但是其拮抗雌激素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近年研究显示生殖相关激素可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诸多靶基因表达,而microRNA是重要的基因转录后调控因子,参与了许多生理病理过程,据此推测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存在孕激素诱导的microRNA,通过抑制相应靶基因的表达,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理作用.
新陈代谢的变化有可能是细胞自发效应引起,这种细胞自发效应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饮食的部位Clock基因表达变化或者外周组织参与的代谢相关.Clock突变的小鼠食量大,更容易产生肥胖,表明Clock与肥胖相关.实验对小鼠进行脑室注射含有Cloc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研究Clock基因在饮食引起的肥胖和参与瘦素抵抗以及瘦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证明,在弓状核区域表达的Clock基因可以下调饮食引起的
目的: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JPZX)的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三种模型即正常小鼠模型、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番泻叶致幼龄大鼠脾虚泄泻模型,通过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影响、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免疫功能影响、幼龄大鼠脾虚泄泻模型血清分泌性免疫球蛋白G影响研究来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对于正常小鼠,JPZX高、中剂量组外周血淋巴细
目的: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对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黄煎液所致脾虚泄泻小鼠模型和抗生素引起肠道菌失调小鼠模型,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对两种模型小鼠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评价其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结果:健脾止泻宁颗粒能明显提高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益生菌的含量,并对有害的细菌如肠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