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综合管沟内电缆隧道介绍及存在问题探讨

来源 :全国第十次电力电缆运行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海横琴新区为中央规划的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新区,根据横琴新区建设规划,新区内建设综合管沟,本文深入地介绍了综合管沟内电力隧道中电缆设计、施工、及监控情况,综台分析了沿海地区电缆隧道运行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照现行标准、规范,探讨执行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及建议.经讨论分析,针对沿海地区电缆隧道,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提高相关规范执行标准,明确管沟与管线产权不一致情况下运维责任主体,同时须做好隧道安全防范措施.
其他文献
为有效降低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对电缆寿命及载流量的影响,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电缆结构的敷设排列方式和距离,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材料、结构的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首先采用电磁感应定律对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了解析计算,再通过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15建立计算了单回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的3维简化模型,并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计算了
为检验电缆接头与电缆本体的真实温差,进而分析电缆接头的载流能力,设计了一套高压电缆大电流温升实验系统.通过对110kV/630mm2电缆接头进行稳态电流实验,发现电缆接头和电缆本体之间存在较大温差,尤其是安装玻璃钢保护壳后.这将严重限制了整个电缆系统的载流能力,电缆线路运行部门和电缆接头制造厂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从理论上对超低频tanδ在诊断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状况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论证,并采用德国sebaKMT公司VLF-sinus34超低频介损测试仪对3条不同投运年限的10kV交联电缆在0.1Hz下的tanδ进行现场测量,在分析超低频损耗特性与绝缘水树枝老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待批准标准IEEE P400.2/D9-2010(送审稿)中的0.1Hz tanδ
基于电网发展对新型交流高压测量技术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现有电力电缆高压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标准电容器的电力电缆高压测量系统,详细分析了此种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此种电缆高压测量系统的稳态特性和频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所研制出的测量系统满足电力系统对工频高压信号获取的技术需求,同时满足频率不大于2500Hz交流高压测量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就精确预计电缆载流量与热特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影响准确计算电缆载流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回答了计算多回路敷设电缆集群的载流量产生误差较大的原因.通过热传输理论,构建了基于有限元法的电力电缆电场和温度场模型的计算方法,仿真各种复杂敷设条件下的电缆外部温度场以及电缆外表面温度,避免了理论模型不能准确计算电缆外部温度的缺陷.该方法将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方法结合,从整体上控制误差,与实测载流量结果进行对比,误
为提升电力电缆运行维护水平,辅助电力电缆运维检修工作.本文秉承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开发设计了电力电缆智能管控系统.通过建立集成运维管理、状态管理、检修管理及台账管理的智能管理系统和集成在线监控的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电缆"一线一规"特色运检、巡视检修过程管理、缺陷隐患闭环管理、台账信息体系管理、监控设备集中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大幅提高了电力电缆精益化与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电力电缆生产运行部门开展高质高效的
电缆高频参数特别是电缆的衰减系数计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已知电缆结构参数后,本文利用矢量匹配算法评估计及涡流损耗与介质散射的R-L梯形等效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与阻抗分析仪测试结果在1kHz到60MHz范围内具有良好效果.
为了对高压充油电缆终端在运行后硅油老化的状况进行评估,以现场运行12年的220kV硅橡胶复合套管电缆终端及其内部硅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红外热成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介电性能及微水含量测试.初步探寻了红外热成像温度与材料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测试终端内硅油的运行温度可以对硅油老化状态进行表征.硅油老化特征峰是位于2360cm-1附近的P-H键的伸缩振动峰,Si-CH3键、-CH3
应力锥的位置对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影响易被设计人员忽视,试验发现应力锥的位置对电缆终端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冲击电压作用时影响更甚.针对该现象,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计算了不同应力锥位置的110kV的电缆终端电场分布情况,证明应力锥的位置对套管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提醒设计人员应力锥在套管中的位置不可忽视.
电缆处于停电状态时,监测相对困难且被盗窃可能性大,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防盗问题不容忽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传播特性的停电电缆的防盗与定位方法.首先理论分析了常见电缆故障类型(包括低阻、断线)时低压脉冲在电缆中的传播特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其次,针对低压脉冲在电缆被盗和低阻故障时的传播波形在幅值和极性上存在的差异性,提出了基于限定阈值法和反射脉冲特性的电缆被盗识别策略.最后,开展了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