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3N4@MOFs复合材料对水中U(Ⅵ)的协同去除及机理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性核素铀的高效快速去除对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NH2-UiO-66/g-C3N4(NU6CN)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环境条件下U(Ⅵ)在NU6CN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微观吸附机制。
其他文献
地聚物是一类由硅酸盐和铝酸盐四面体组成的无机铝硅酸盐聚合物,它已被证实是重金属的有效吸附剂[1]。但地聚物结构紧密,传质效率低,机械强度大,不容易粉碎,影响了其作为重金属吸附剂的应用。本研究以麻杆粉和偏高岭土为原料,利用煅烧法制备了炭基多孔地聚物材料,用来吸附水溶液和土壤中的重金属Cd(Ⅱ)。
有机物在含水系统中广泛分布,其通过地球化学或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影响地下水砷等氧化还原敏感无机组分的迁移转化[1-5]。然而,我们对高砷地下水溶解性有机物(DOC)分子特征的认识却极为有限。本研究采用傅里叶转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FT-ICR MS)分析了典型高砷地下水DOC 的分子组成及特征。结果表明:高砷地下水中有机物的分子总数(5125)远高于低砷地下水的分子总数(3603)。
Marine barite cycling can be used for reconstructing paleoenvironments.However,the extensive occurrence of marine barite in globally undersaturated seawater remains paradoxical.Futhermore,Sr enrichmen
会议
近年来,膜技术在放射性废液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大,其中反渗透技术能截留绝大部分的核素,在放射性废液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核素离子在膜过滤过程中的传质特征,对于认识和控制膜处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核能在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之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核废液中含有多种的放射性离子,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能源的巨大需求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刺激着核能的快速发展。然而,核能产业大力发展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放射性核素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膨润土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候选缓冲回填材料,对于阻滞放射性核素向外界迁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s+在蒙脱石(膨润土主要成分)表面的吸附行为。
如何有效处置放射性废物已成为制约核能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137Cs和90Sr是高释热裂变产物,半衰期长(约30年),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裂变产物放射性镧系核素易捕获中子,影响嬗变,故需要将其进行分离。
与核废液相关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重视,由于放射性镧系离子半衰期长、生物降解慢,治理十分困难,释放后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伤害。高效去除和回收放射性镧系元素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治理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