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平直形大跨度输水钢管桥的成功应用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第十一届年会暨水处理热点技术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柳州市竹鹅溪DN1200达到32m平直形大跨度钢管桥成功应用12年的实例,结合GZ-2屏障漆适于饮水卫生且耐久长寿防腐防渗技术,论述了DN 1000~1600平直形大跨度钢管桥计算,并分析了内壁涂料使水力粗糙系数比钢管低带来的节能效果,其内容可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确定某高压试验厅内电场强度是否满足现场试验要求,采用ANSYS的Maxwell 14.1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对厅内2 000 kV/30 mA直流发生器周围区域内的电场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周围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情况,为试验厅内设备和试品布置提供了参考;为了验证试验油缸是否满足某±800 kV直流套管的型式试验要求,采用Maxwell 14.1建立了套管和试验油缸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
笔者系统综述了国际上关于ZnO电阻片冲击能量耐受能力的研究进展.共分三个时期:早期(1970 ~1996)、中期(1997 ~2005)和近期(2006 ~2013).人们基本弄清了ZnO电阻片冲击能量耐受能力与冲击电流波形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已经部分被IECA3.17工作组作为起草和修改IEC60099-4、IEC60099-10的依据.借助更加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数学仿真计算,进一步从微观结构去揭
换流阀避雷器是±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关键过电压保护设备之一,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是实现特高压直流设备国产化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介绍了双12脉动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绝缘配合的基础上,分析了换流阀避雷器的稳态应力和暂态应力.深入研究了±800kV特高压直流换换流阀避雷器的关键技术,指出:1)与常规避雷器相比较,在稳态运行时阀避雷器功率损耗增大;2)多柱电阻片柱并联技术可以为阀避雷器提供高的比能
简要介绍了基于IEC61850的MOA状态监测技术的标准的发展.论述了IEC61850信息建模技术和状态监测IED建模步骤,分析了报告服务,并针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监测的特点,合理使用和扩展了IEC61850标准中的逻辑节点和数据,对实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监测IED进行了建模,用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对该模型进行了描述,该模型描述文件通过了按标准句法(Schema)对其进行的测试.
本文利用EGM击距作图法解释了1998年~2004年日本特高压双回线路上、中、下导线的雷电绕击率依次减少的现象.为了使1000kV双回输电线路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以国内某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工程SZC301型双回直线塔模型为研究对象,并且上、中、下横担均挂导线V形串,分雷电流15kA、30kA两种情况,并在平地、地面倾角20°条件下,采用EGM击距法,分析了上、中、下横担各挂地线情况下的绕击保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评估主要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的计算.针对以往雷电冲击特性场路耦合作用下输电线路接地装置传统的冲击电阻模型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缺陷,本文通过将数据拟合和电路综合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雷电频率范围内的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场路耦合宽频等效电路精准模型.在防雷性能计算中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可显著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应的建模方法可供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参考借鉴.
主要研究了泥料的不同细度,对电瓷瓷质的强度、显微结构等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细度的泥料,瓷质的性能差异明显,是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及其稳定性因素之一.不同的细度的泥料对于冲击速度的高低承受能力不同,细度为0.09%-0.21%时的试条强度处于较高水平.泥料细度较细时,可以保证瓷质中的莫来石相与刚玉相分散均匀,不会产生各自晶相颗粒相对集中的现象.当泥料细度达到0.27%时,气孔相含量就超过了1
本文对新型低压智能电容综合模块的特点进行了相关介绍,对传统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与新型低压智能电容综合模块组成的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对比,并针对传统无功补偿装置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通过采用新型低压智能电容综合模块来提高装置整体性能,以应对智能化电网发展的需求.
本文在对D5000系统自动电压控制(AVC)功能的原理、功能及安全策略分析及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AVC安全稳定运行应注意的事项,检查了运行效果,为地区电网AVC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黄河某地表水厂2009年因淡水壳菜大量爆发导致折板反应池和排泥管道严重堵塞,沉淀池无法正常运行,且沉淀池出水的2-MIB高达264ng/L,出水嗅味明显.采取生物控制、机械截留、化学杀灭综合控制措施,淡水壳菜大幅度降低,并且原水的藻类也有很大程度地降低.但是,控制淡水壳菜时二氧化氯的投加剂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