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完全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椎板间入路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6例,分别采用经皮全内镜椎板间入路手术(Ⅰ组,28例)和传统开窗手术(Ⅱ组,28例)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报道合并感染性骨坏死Pilon骨折治疗经验.方法 2007年1月-2015年12月,8年间收治合并感染性骨坏死Pilon骨折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26-47岁,平均34.6岁.13例中2例为闭合骨折,11例为Gastilo type ⅢB骨折.
目的:探讨骨盆转移瘤不同手术方式,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共收治骨盆转移瘤并有完整病例资料及随访记录共27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6-84岁,平均60.5岁.根据骨盆转移瘤侵犯范围、其它脏器转移瘤数目及患者一般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其中9例骨盆单发转移瘤(主要侵犯骨盆Ⅰ区或Ⅲ区)患者,不影响负重功能,全身一般情况较好且无重要脏器转移患者(A组
通过动物实验、5年临床随访研究分析多孔纳米人工骨颗粒(n-HA/PA66)在修复骨肿瘤缺损中的效果。方法 和结果:建立新西兰兔胫骨缺损模型并植入纳米人工骨颗粒(n-HA/PA66)。术后2周,多孔纳米人工骨颗粒(n-HA/PA66)周围见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12周,影像学显示缺损区密度与周围正常骨密度一致;术后26周,缺损区成熟骨小梁并重塑为板层骨。
Background: The best treatment strategy for displaced three-and four-part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surgery 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remains controversial.We conducted a meta-ana
目的:探讨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治疗法。方法:从2004年至2015年11年间,共收治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21例。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平均31岁。发病原因:伴有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的开放骨折(Gustilo Ⅲ b,c)19例,闭合骨折2例。皮肤缺损的部位,胫骨中部10例,胫骨下部11例,入院前虽然经过多次手术,仍然有皮肤软组织缺损。
背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措施,降低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我科从2013年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开展ERAS以来,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明显加快,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是任存在着较大
会议
目的:探讨胫骨外伤后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方法:自1997年至2015年,18年间共收治胫骨外伤后骨髓炎骨不连436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8岁。性别,男性306例,女性130例。外伤情况,开放骨折358例;闭合性骨折78例。初次手术治疗法:钢板内固定225例;髓内钉内固定:50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86例;创外固定52例;石膏固定23例。入院时感染情况:入院时感染已治愈62例,炎症控制但未治愈85
目的 在尸体上应用实时超声图像与CT图像融合的容积导航技术引导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穿刺并评估其准确性。评估超声容积导航技术应用于引导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穿刺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相关手术技巧。方法选择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应用经皮完全内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患者28例,随访时间6个月,比较术前、术后1天、1周、3个月、6个月JOA、VAS及Oswestry评分,同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骨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指标。
目的:对于椎板狭窄的L5SI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经椎板间隙内镜治疗存在入路困难、操作空间狭窄的问题。内镜下磨钻可以解决椎板狭窄入路孔径但价格昂贵推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