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三品分类法在中医药膳食疗中的意义及其应用

来源 :2012·中国香港世界中联第三届药膳食疗国际学术大会暨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了中药三品分类在中药分类中的地位及其在中医药膳食疗中的意义和应用.中药具有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三大功能,与三品分类法密切相关。“医食同源”,“药食同源”,表明中医药一开始就同饮食密切相关,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中药同时又是食物。中药不同于西药的重要特色是其天然属性和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又包含了三品分类法理念。从整体来看,许多中药在养生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上,或专其一,或兼其二,或兼其三,加上中医药理论的演绎,使中药形成了中医的一大特色,使中药始终具有一种“药食同体”之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解毒清肺合剂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解毒清肺组(C)、克拉霉素组(D).B、C、D组大鼠给与气管内滴注LPS联合烟熏的方法建立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B、C、D组连续30d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解毒清肺合剂(8mL/kg)、克拉霉素(83.3mg/kg)灌胃,空白对照
目的:建立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的量化诊断标准,探索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以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临床观察为基础,建立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诊断量表.从信度、效度、反应度等方面对各证型量表进行考评.采用综合权重法对条目进行赋权,建立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宏观量化诊断模型、诊断阈值与程度分级标准.并对各证型标准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结果:编制的8个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宏观诊断量表具有良好的
本文以中医药事业为研究对象,指出当前中医药事业存在着科研上忽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医教育问题突出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就需要实施有效的奖励机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质量,研究中医经典、总结临床经验,分派适当人选开展研究并总结,最后以科学态度形成结论。要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切实需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
本文就伏羲中医药学的始祖地位进行了研究,指出伏羲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是中华文化及中医药学文化的雏形,阐述了伏羲阴阳、五行、八卦所表达的形、象与中华文化及中医药学的联系,提出伏羲阴阳、五行、八卦对中医药学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伏羲文化及其中医药学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功不可没,伏羲不仅是“人文始祖”,也是中医药学的始祖。
本文探讨了中医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落实政策,保驾护航,综合医院,引领示范;掌握核心,谋求发展,培养精英,创造辉煌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医发展的对策。
本文以甘谷县医疗卫生事业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未能有效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有的濒临失传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开发提升农村中医药卫生事业保障水平、人才开发促进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技术开发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等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对策。
根据目前基层中医医院的人员、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及设备的现状,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基层中医医院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氛围;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服务特色;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破解制约基层中医医院发展瓶颈的思路和对策.
药膳保健食品已开始由中国走向世界,正向着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建立完善中医药膳保健食品质量评价技术与质量控制体系,不仅是中国中医药膳保健食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而且也是它进入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瓶颈。提出虽然中医药膳保健食品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药膳保健食品标准化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传统医药巨大地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中医药膳保健食品在越来越多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符合人们对返璞归真的要求)、真实的科学性(几千年来的食疗作用)、系统的纲领性(阴阳学说人平为期)、先进的理论性(五行学说,辩证施膳)、具体而简单的可操作性(五色、五味、配合方以气味和合而食之)。它的许多理论和原则都渗透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相应、阴阳和合、五行相调观念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表达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艺术思想,在指导中国人民
文章从概念、配伍、作用、制作工艺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膳与食疗的差异;阐述了其相互关系;针对人才的培养、专业研究及咨询机构、药膳食疗方便剂型、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药膳食疗连锁营销店、医院、疗养院药膳食疗的建设、中医药膳食疗网站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