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产生的小分子活性物质

来源 :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上有三万多种不同的微藻,分布在淡水和海洋里,在各种土壤(包括酷暑和寒冷的荒芜环境)里也都有微藻存在.人们已从微藻中开发出许多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的成分,如藻胆蛋白、虾青素、β-胡萝卜素等都已进入市场.但是对微藻中的活性小分子的研究远不如这些大分子.本文就从微藻代谢产物中发现的活性小分子物质进行简要综述.
其他文献
本文以水母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R.esculentum)为原料,来初步研究各种理化因子对水母毒素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这为水母毒素蛋白的提取利用及研究毒素蛋白的稳定性,生物活性等提供重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0.02mol/L,pH 8.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Zn2+、Mg2+、Mn2+均能增强水母毒素蛋白酶的活性,其中Mn2+的影响远远大于Zn2+、Mg2
从中国南海的裸鳃目软体动物美丽拟皮片鳃(Dermatobranchus ornatus)中分离得到4个eunicellane型二萜:Ophirin(1)、calicophirin B(2)、13-去乙酰氧基calicophirin B(3)及3-去乙酰基-13-去乙酰氧基calicophirin B(4);而由同时、同地采集到的柳珊瑚Muricella sp.中则分离得到calicophirinB
为了研究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对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和机制,本文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法研究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探针Furo-3/AM对细胞内的Ca2+进行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细胞的荧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能够通过Ca2+信号通路激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使淋巴细胞增殖.
为了寻找经济合理、质量可控、工艺稳定的菌毒灵制备方法和准确可控的质量检测方法,采用L8(24)正交实验,优化筛选了菌毒灵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60min,提取3次,加水13倍,浸泡60min.应用紫外分析法,以黄芩苷、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制定菌毒灵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靠.
采用活性跟踪(brine shrimp assay)分离的方法从角质海绵(Sarcotragus sp.)和沙海绵(Psammocinia sp.)中分离出41个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了阐明其构效关系,所有的化合物都做了体外的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人肺癌(A549),人卵巢癌(SK-OV-3),人黑色素瘤(SK-MEL-2),人中枢神经系统癌(XF498),人结肠癌(HCT15)5种肿瘤细胞系.结构要
泊洛沙姆(Poloxamer)作为一种无毒,易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悬浮培养体系中避免机械剪切力等对细胞的破坏作用.本文通过向离散液和培养液中添加细胞保护剂的方式,提高了海绵原细胞的纯化率和细胞活力.同时,Poloxamer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的贴壁分化现象,提高了海绵原细胞的增殖潜能.
目的:建立测定细薄星芒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总三萜活性提取物中Stellettin B和D含量的方法并研究总三萜提取物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其有效控制其工艺和质量提供可靠方法. 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色谱条件为YMC Pack-SIL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75%-3%),分析时间50min,
首次探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CLIA)技术测定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类似物AjC3、AjC4.羊抗人C3、C4抗体吸附到经过紫外线处理的聚苯乙烯管内,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过氧化氢和鲁米诺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结果表明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到仿刺参体腔液中含有补体类似物,AjC3含量为6.58μg/ml±1.4,AjC
当生物遭受到特殊环境压力,特别是处于不利生长条件下时,其体内往往会蓄集一定量的某种具有特殊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在生物抵抗外界不利条件、防御病虫害、适应新生长环境及种间信息传递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活性物质的产生机理、生化性质、代谢途径及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迄今为止很多科学家都对植物领域所产生的应激活性物质从化学生态学的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黄
自从Bergmann and Feeney从海绵中发现具有抗病毒、抗白血病活性的核苷后,成千上万的来源于海绵的活性化合物被相继发现,很多化合物进入临床前和临床阶段,从而使海绵成为开发潜在新药的最重要资源.但是,很多都具有药物开发价值的海绵活性化合物,就是因为不能解决供给问题而遗憾地终止研究.海绵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及医药界都非常关注海绵资源供给不足问题,并展开很多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海绵细胞体外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