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溶解态碳氮对凋落物分解的响应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cano92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溶解态有机碳和氮是碳氮循环尤其是土壤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较为活跃的形态,在森林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凋落物的输入是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回归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森林碳氮循环中的重要角色,对土壤溶解态有机碳和氮动态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已有的凋落物对土壤溶解态有机碳和氮影响的研究表明:土壤溶解态有机碳和氮受到凋落物种类、凋落物理化组分,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特征和气候因子等的影响,此类研究多集中在温带和寒带森林,热带森林较少;并且大多数研究为室内培养实验,主要集中在几个因子对土壤溶解态有机碳和氮的影响上.结合凋落物的野外原位连续分解过程和气候,土壤等因子对土壤表层溶解态有机碳和氮影响的研究并未见报道.为明确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溶解态有机碳和氮的动态及决定因子,开展长期野外原位试验,探讨了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溶解态有机碳和溶解态氮影响及机理.
其他文献
树木日间蒸腾倾向于优先利用靠近冠层树干中的储存水,从而使得树木基部与冠层液流之间有时并不同步,蒸腾利用储存水越多,时滞越长.因此,冠层与基部液流时滞的长短可间接反映植物蒸腾利用内部储存水的情况.木质藤本是热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其往往具有较长的茎干(可长达100米以上),同时具有巨大的导管和较大比重的薄壁组织,因此木质藤本可能会利用更大比重的茎干储存水来调节日间的水分平衡,但先前的研究多集中于
营造混交林被认为是保障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和维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新形势下,其能否在碳汇林建设中发挥作用值得思考.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取样研究了在近熟林与成熟林生长阶段,两种营造方式下的人工林(纯林和混交林)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近熟林阶段的杉木纯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凋落物+土壤)为261.36t/ha,明显高于混交林的
急尖长苞冷杉为藏东南高山林线的建群种,研究该树种树干液流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增加对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特性的了解.以西藏色季拉山6株不同径级急尖长苞冷杉个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热扩散液流测定系统(TDP)于2012年11~2013年10月连续测定了其树干液流速率,并同步监测了气象和土壤水分等7个环境因子.
氮沉降是全球最为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丘陵红壤大多数地区是磷限制的生态系统;目前来看,氮沉降是否加剧该地区磷的限制性,外源磷补充是否可以减缓氮沉降带来的负面效应等尚不清楚.在江西典型丘陵红壤区,选取代表性的主要灌木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和赤楠(Syzygium grijsii为研究对象,开展模拟氮沉降、磷添加、氮磷同
Drought can trigger both immediate and time-lagged respons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even cause partial net losses in carbon stores, which may result in sizeable positive feedbacks to climate w
复杂生态系统制图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模拟是空间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生态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科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遥感是公认的制作生态系统各生物与非生物组分并评估其动态变化过程最有效的工具.土地利用/覆被图和植被图是最常被应用到以上研究中的数据.当前,基于遥感手段获取土地覆被图的技术已趋完善,能快速地获取不同区域不同应用需求的土地覆被图.
Distylium chinense is a perennial shrub that occurs in natural water-level-fluctuation area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China.The capacity for fast-growth recovery after de-submergence is im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分析研究本区耕地数量和质量空间格局变化,对于研究区域粮食安全和耕地分等定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2000年Landsat TM/ETM和2013年Landsat 8/OLI遥感数据,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耕地数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利用"3S"技术,根据2006~2013年研究区2351个土壤采样和实地调查数据,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总趋势表明:2000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表征植物活动的重要变量,主要受气候、土地利用等环境因子的影响.陕北退耕还林区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自1999年该区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植被生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植被覆盖水平大幅提高.因此本文利用美国蒙大拿大学运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式(Biome-BGC)估算出的净初级生产力产品(MOD17A3)对陕北退耕还林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
西南地区面积仅占全国1/9,却分布着2/3以上的中国物种,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发挥等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西部大开发、人工林的种植、生态保护工程等活动对我国西南生态系统造成深远的影响,但这些自然和人类活动对西南地区的生态系统影响以及当前生态系统的分布、状况仍然缺乏相应的表征手段.生态系统红色名录是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