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英语世界关于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的论争--以曼德尔鲍姆的批判为线索

来源 :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的论争是英美分析派历史哲学内部生长出来的核心议题和论辩,这股思潮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末.本文尝试以曼德尔鲍姆的观察和批判作为论述的线索,以展示"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论争的过程及其细节,并作出一些总结.首先,分析的历史哲学关于"历史解释"讨论是对欧洲大陆历史主义传统中将自然(自然科学)与历史(历史科学)分成两撅的反叛,他们摒弃了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历史认识"路径,聚焦于经验主义传统的"历史方法";其次,分析的历史哲学关于"历史叙述"的讨论仍是在"历史解释"的框架内来讨论的,历史叙述本质上还是一种历史解释,这虽说与7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有所交集,但已貌合神离.
其他文献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晚期古代(Late Antiquity)研究兴起,并迅速成为极富活力和成就的研究领域.今天,晚期古代作为一种历史分期,已经普遍应用于学术实践.这个概念时间上并无
适应性传教策略是明末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制定下的令其在华顺利传教的重要策略,然而中国历史发展到清代,统治者内部矛盾及危机一再显露,而不幸的是耶稣会士却卷入了其中,并
弗拉维乌斯·约瑟福斯在其《犹太古事记》1-4卷中复述了"摩西五经"的主要内容.他的叙述线索基本上遵循了希伯来圣经和七十子本树立的典范,但也呈现出若干有别于同时代犹太教
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是公元前后世界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两大帝国引领古代世界潮流,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
大儒之效是指大儒治国之功效.在荀子看来,大儒不仅是天子三公等身居高位的统治者,同时也是精通儒学的治国之才.这一"大儒"的理念正是在人类精神觉醒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理想政
近年来在从事希腊化文明与丝路关系的研究方面,面对大量的看似容易,也很有兴趣但又无从下手的种种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外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最新发现的大量的域外文献和考
历史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发展演进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由野蛮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志.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本文的研究有三个层次:遵循古代中西史学的内在理路,以重要史家的理论为点,从点到线(脉络),从史家学说之异中见其所同,从而揭示古代中西史学历史理论在扬弃之中不断深化的过程。
本文试图在梳理西方比较史学历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观照中国比较史学的实践,分析双方的不同特点。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史学虽然在方法上与西方并无本质不同,但双方还是有一些非
刘家和先生从哲学的高度指出:"比较研究就是对于不同对象进行的互为参照的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多用来说明对同时并列的诸对象的研究."刘先生还进一步指出:如果是历史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