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结构变革中的县域城镇化问题探析

来源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城镇化是中国县域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县域城镇化是伴随着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这一转换主要表现为人口、非农产业、资本、市场由分散的农村向县域内城镇集中的过程。本文在对县域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和现状分析之后,探讨了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并对重庆市秀山自治县的县域城镇化作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土地合理流转机制、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作了县域城镇化的政策设计。
其他文献
三辊轧管机轧辊台肩区几乎完成了全部减壁量,具有很强的延伸能力,这与Wengenroth博士的观点截然相反;台肩上的变形不仅量大,而且具有集中性、瞬时性。本文在变形特点研究的基础上
日本在1961年制定的《农业基本法》,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有选择性的扩张,九州地区也把畜牧业和柑橘确定为农业发展的中心。本文介绍了耕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主要产地形成的条件,阐述
现代中国“三农”问题与20世纪60年代日本农工差距问题的相似性。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其中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凸现。本文介绍了日本经济高速增
我国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扶贫工作已经有20多个年头。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许多国际组织给予了很高的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制、
会议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农经系统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做好农经传统业务工作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要求,通过建立“农经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广大农
会议
本文利用改革以来的中国省级农村居民收入数据,通过对反映收入不均等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个指数的测度,分析我国农村区域收入不均等变化趋势,并利用夏普里分解法对收入不
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适应农业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农民收入。
会议
政府工作的介入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为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的社会和经济实际,针对影响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有差异性、需求
我与知春路1997年,我加入航天金穗公司(航天信息前身),干起了与汉字系统没有太大关系的税务系统软件开发。航天金穗在翠宫饭店对面,马路边的那个角上,从事国家金税工程税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