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宪政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

来源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l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宪政,无论从其起源演变看,还是从其运作实践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但对宪政问题的关注,不可能回避价值层面的考量。只有在深刻洞悉了宪政的普遍性之后,认真回应和对待更具有决定意义的宪政价值与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自己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不仅具有社会文明进步的一般性意义,更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价值和历史境遇。宪政中国化是中国法治进程中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需要超越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普世价值”和“地方性知识’’之间的理论纠葛与意识形态化纷争,努力在宪政的普遍性与“中国主体性”之间达致一种和谐与平衡。
其他文献
  儒学作为法律以外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正视文化传统,理性认识宪法与儒学的关系非常重要。有关自由、平等、人权、分权制衡等宪政价值并不是现代
会议
  本文以涉案财产没收程序为例,探讨了贯彻国际公约与遵守宪法之间的关系,尽管现行宪法也要求贯彻公约亦不应脱离宪法,但是并没有对协调两者的关系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笔者以
  八二宪法明确将法律解释权、法律制定权和法律修改权授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立法法进一步明确上述各项权力行使的程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2000年正式颁布
会议
自1895年第一部电影的出现,给予世人在视觉感受上无以言喻的悸动之后,电影经历了无声黑白、有声黑白、彩色立体声、大屏幕仿真电影等阶段,时至今日,已迈入了追求更高欣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