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断路器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2009第三届电工产品可靠性与电接触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基于ARM的断路器智能检测系统进行了设计。该系统采用三星S3C44BOX为内核,智能系统提供数据采集、开关控制、预设存储等功能。对电气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并将相关参数及各开关控制器通过RS-485总线与以太网网络终端通信,实现对开关的操作控制和查询。给出了智能检测系统的基于ARM7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开发设计,软件设计部分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对电弧弧长、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的电弧特性的研究中,并给出了具体的执行过程。试验证明,该检测系统具有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可修复系统事后维修模型方法(RSS)不受系统元件寿命分布类型限制,计算量小,仿真时间短,精度高,仿真结果具有确定性,可以对事后维修可修复元件和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仿真,弥补了马尔可夫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的不足,具有实际可靠性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利用Rss方法采用威布尔模型对FYXF-03发电机原动系统的仿真器进行了可靠性评估,为制定设备维修和保养计划以及元件的选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研究火车轮成形过程的组织演变对预测和控制火车轮的晶粒度,对提高火车轮的强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一种车轮钢的动态再结晶和亚动态再结晶模型,对火车预成形过程的组织演变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火车轮预成形结束后的晶粒尺寸分布情况:轮辋为50~60μm,辐板为30~50μm,轮毂内侧为30~45μm,轮毂外侧为50~180μm。由于亚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轧制前晶粒尺寸分布为:轮辋为50~120μm,辐
低压开关的可靠性由耐久性试验测试得到(CEI-60669-1)。由于分合操作时产生的电弧的存在,重要的问题是其在正常使用中产生过度磨损和腐蚀,或者其它的有害影响。本文对开关电触头在使用寿命期间的腐蚀现象进行实验性研究。对额定电压250V、额定电流16A的触头材料为银镍和银氧化锡的交流开关进行试验。施加感性负载(cosφ=0.6和cosφ=0.3),每分钟15次分合操作,共进行30000次操作。在耐
随着电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漏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研究受至普遍关注。本文在分析智能漏电断路器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考核方法不能完全覆盖智能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问题。在智能漏电控制器的可靠性设计方面,提出了电磁抗干扰设计、PcB板可靠性设计、软件可靠性设计及元器件的质量控制方法等,为提高智能漏电控制器的固有可靠性奠定了基础。根据智能漏电腔制器的特点,提出了老化筛选试验、极端电压下特性检验及
本文采用自行开发的触点电寿命试验机,研究了AgSnO2触点材料在不同电压、电流的汽车感性负载条件下的寿命表现,考察了影响触点电寿命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24V负载下电流增大对触点电寿命的影响比12v来的明显;在负载和分断力一定时,触点电寿命增加幅度随超行程增加不断减少,趋于一个极限电寿命值;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分断力对触点电寿命的影响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值。在试验基础上,总结了在一定负
镀金材料按照不同腐蚀测试标准测得的微孔率有显著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机制有助于提高电连接器镀金层微孔率测试的准确性。本文参照ASTM标准和JIS标准,改变腐蚀时间长度,对不同厚度镀金材料进行SO2气体腐蚀试验,并测试了镀金样品的微孔率。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样品表面形貌,利用能谱分析腐蚀物成分,采用精密定位系统测试了镀金材料的接触电阻。经过腐蚀后,镀金样品表面存在不同大小的圈状腐蚀物,随着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起着重要作用,其可靠性一般使用平均无故障时间多少小时来衡量,但实际上这足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试验的经验数据,多年来针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一直没有好的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采用全新的继电保护产品可靠性模型,从继电保护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全面地评估继电保护产品的可靠性,其中核心的内容足提出了使用“继保年”来评价继电保护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便
本文利用计算机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对低压电器开关电弧进行深度信息提取,重建运动电弧立体图像,同时对双目视觉测距和图像标定计算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系统硬件实现框图、电弧图像增强处理、图像匹配和检测精度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高斯核svM的电弧图像边缘检测方法,采用径向基RBF核函数,引入拉格郎日Lagrange函数分类,构造了一种新的边缘检测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为提高电器性能和产品可靠性提供了有
直线发电机是高速磁悬浮技术的核心之一,其性能对于磁浮车辆的悬浮系统和车载电源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稳态特性分析方法,建立了电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建立了电机电磁场的动态离散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关参数对于电机电动势的影响,为相关产品的设计与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布式嵌入系统的广泛应用,其通信软件可靠性倍受业内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信软件分层设计方案,即将CAN通信模块分两层,一层是CAN控制器驱动层,另一层是基于CANopen的CAN应用层。这种层次化、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方法增加了CAN通信规范性和代码可重用性,提高了基于CAN总线嵌入式实时通信软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