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开发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zg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开展种猪生产性能的智能化、自动化测定及开展种猪采食行为学研究,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集自动识别、体重感知、采食行为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于一体的种猪生产性能智能测定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猪只耳标识别模块、精准下料控制模块、料槽及猪只个体称重模块、现场数据通讯模块及远程中央控制模块组成。系统机械部分主要包括饲喂站的竖直侧墙、称重平台、活动挡板、下料机构、料仓、控制盒、出料口开关及耳标识读器等组成。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LPC1766,内核为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RS232读卡器接口、数据存储芯片(预设存储256KB数据)、看门狗电路、称重电路、外围驱动电路、JTAG接口电路及稳压电源电路。系统性能测试的试验结果表明:1)测量精度如下:饲喂下料没有范围限制,取决于喂料仓的储料状态,单次下料量及动态误差为93±2g;猪只体重秤量程为0~200kg,计量精度为10g,称量动态误差占猪只体重的0.5%以下,符合测定需求;2)对40头种公猪后裔的生长肥育猪饲喂测试结果表明,在25~60kg体重范围内,自由采食日均次数10~12次,日均采食时间78min,测试期间料肉比(FCR)为2.33:1,且生长规律符合Gompertz曲线,通过该模型预测的日增重下降的拐点发生111~117d之间,对应的拐点体重在63~64kg范围内。上述实际观察及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测定对象的生产性能,开发的软件及硬件系统达到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要求:3)系统下料控制部分,首次采用雨刷电机取代早期采用的步进电机,不仅成本下降,尤其结合圆柱式刮板下料机构,降低了单次下料量,改善了下料的精度:4)系统核心芯片采用进口器件,电路设计采用多重冗余和保护电路,软件的编写采用了多重功能验证,并通过长期可靠性测试;软件和硬件的冗余设计,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消除来自电源、电机、电磁波干扰,使该测定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5)系统的拓展性好:测定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可长期保存或升迁,便于数据量的积累和开展种猪选育的大数据挖掘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本文对术前教育的必要性,术前教育的程序,术前教育的方法,术前教育、
近期全国各地各类安全事故发生频繁,并且连续发生特大安全事故,血的教训给我们“建筑人”敲响安全警钟。如果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不好、衔接不当.发生安全事故是必然的。因
通过对范各庄矿业公司选煤厂浮选尾煤处理系统的工艺技术改造,应用加压过滤机处理浮选尾煤,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实现煤泥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一直是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焦点,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公允价值有助于提高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