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毒素鼻粉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与在体吸收特性考察

来源 :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in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神经毒素(Cobratoxin, NT-I)鼻粉剂,研究其体外释药和在体透鼻黏膜吸收的特性.方法:首先对NT-I进行125I标记,然后采用均匀设计方案和多指标试验全概率评分法对125I-NT-I鼻粉剂进行处方筛选;通过动态透析法考察其在Ringer液中的释药特性;通过在体兔鼻黏膜吸收实验考察其在体吸收特性.结果:最优处方为125I-NT-I 0.18mg,茶咖啡碱80mg,冰片70mg,卡波姆60mg,微晶纤维素50mg,处方pH为7.4;以在体透鼻黏膜吸收百分率(Y)与体外释放百分率(X)进行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9743X-0.0188,r=0.9712.结论:125I-NT-I鼻粉剂制备工艺可行,其体外释药与在体吸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经过实验室小试和大规模食用菌生产试验及推广,证实了中药渣代替棉籽壳用于食用菌生产是完全可行的,并确定了具体的生产配方.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青岛市的食用菌生产中.
目的: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材料制备经PEG40硬脂酸酯及PEG100硬脂酸酯修饰的羟基喜树碱长循环纳米脂质载体,并考察其体内外性质.方法:采用"熔融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以PEG40硬脂酸酯及PEG100硬脂酸酯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PEG40-NLC及PEG100-NLC);用磷钨酸负染后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建立了制剂含量、包封率及血药浓度测定的HPLC方法,测定方法均符合方法学要求;测定PEG
目的:分离鉴定中华苦荬菜 (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根部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为中华内酯B (1)、10a-羟基-愈创木烷-12,6-内酯-3-酮 (2)、中华内酯C (3)、10a-羟基-4-愈创木烯-12,6-内酯-3-酮 (4)、3b,10a-二羟基-愈创
目的:制备双氢杨梅素(DMY)-聚乙二醇 6000(PEG6000)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双氢杨梅素的水溶性.方法:以PEG6000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DMY的固体分散体,测定了DMY对照品、固体分散体以及机械混合物的溶解度,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固体分散物进行了分析.结果:DMY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与DMY原料药和机械混合物相比有明显提高,DMY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比DMY提高了52倍.结论:DMY
目的:研究菝葜有效部位群(总皂苷、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肿模型、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菝葜有效部位群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大鼠血清及足爪局部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生药12.5 ~50 g /kg剂量范围内,总皂苷、总黄酮组成的有效部位群对小鼠耳肿、太鼠足趾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血清及炎性组
自由基、钙超载、心肌纤维能量代谢障碍、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粘附分子和细胞凋亡等均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过程.本文就自由基在心脏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目的:用环磷酰胺造成大鼠的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中、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它的影响,并与碳酸钙加VitD进行比较.方法:三月龄的SPF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以4.5mg·kg-1·d-1的环磷酰胺灌胃)、碳酸钙维D组(环磷酰胺+碳酸钙维D 0.4mg·kg-1·d-1,灌胃)、中剂量阿司匹林组(环磷酰胺+阿司匹林45mg·kg-1·d-1,灌胃)、低剂量阿司匹林组(环磷酰胺+阿司匹林9mg·kg
骨折(Bone Fracture)是常见病,会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骨髓中存在一种多能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它们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如骨折,可能经诱导作用迅速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来修复骨折.那么,如果有某种药物能动员机体的MSCs,使它们募集到损伤处,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就能加速骨折愈合.中药在MSCs的动员、扩增、
目的:研究同名异种鸡血藤(密花豆藤Spatholobus suberectu Dunn,SSD、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MB、皱果崖豆藤Millettia oosperma Dunn,MOD、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MD)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象及其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60Co γ射线亚致死量辐照造成骨髓抑制小鼠模型,于给药后1d、3d
甲壳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一种带阳离子的糖类聚合物,能够被生物降解,产量仅次于纤维素.其脱乙酰化的产物称为壳聚糖,壳聚糖经结构修饰又可得到一系列适合不同需要的性能优良的衍生物,研究证明,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都有多种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加强对甲壳素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就近年来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