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对内皮祖细胞自噬、凋亡、周期和增值的影响

来源 :第六届全国再生医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雷帕霉素(0.01.0.1.1.10μg/L)分别培养24h。Westernblot检测LC3-Ⅱ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和周期进程的变化,MTT比色法观察其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凋亡率和自噬随雷帕霉素浓度增加而增加,同时细胞周期被抑的程度也在增加,EPCs增殖率随雷帕霉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雷帕霉素促进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明显改变细胞的周期进程,抑制内皮祖细胞的增殖。
其他文献
主动脉疾病以扩张性疾病为主,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其次是狭窄性疾病,包括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狭窄。本文着重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简述主动脉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4的患者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幸存者中半数生活不能自理。本文介绍了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现状
胚胎干细胞在药物筛选、疾病诊治与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诱人。本文选用后一种方法,将Oct4、Sox2、Nanog、Lin28四个基因导入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建立iPSCs系,为后续研究iPSCs
住院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调查分析毕良学吴桂英(安徽省立儿童医院230054)近年来,某些地方院内感染有日益增加的趋势。而新生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及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较其它病人更易患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