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预报产品的几种主观释用技术

来源 :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分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面对过于依赖数值预报的今天,我们依据不同数值模式的特点,开发建立了功能比较完善的信息处理和综合诊断分析显示平台i在发挥数值预报与主观经验预报的各自优势方面,通过该平台的使用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总结了以“要素场直接解读、物理量诊断分析、天气学诊断分析、多模式集合解读、时效连续对比的可信度和系统动态调整分析、近日类比分析”等的主观精细解读分析方法,在预报业务工作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我台常规的降水、温度预报质量评分高出全省平均10多分。本文就有关数值预报产品主观释用技术方法作一简要论述。
其他文献
2009年6月26日,浙江出现全省范围的雷暴天气,此次过程中出现的地闪频数是自2006年闪电定位系统建立以来出现最多的一次。本文利用闪电定位的实测资料、加密雨量站的雨量实况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这一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闪以负地闪为主,负地闪广泛分布于雷电回波介于25-55dBZ的区域内,而正闪多出现在25-35dBZ中;地闪多出现在回波发展和前进的一侧,且密集分布在回波的
本文基于自动站资料,NCEP/NCAR 0.5°×0.5°再分析格点资料,业务台风路径数据以及Micaps资料,分析了0908号台风莫拉克在我省产生强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莫拉克台风在浙江产生的强降水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即在时间上莫拉克台风降水可分为三个明显的时段;在空间分布上,台风降水与山脉地形梯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ITCZ处于较高纬度,莫拉克台风处于
在非地转Q矢量的基础上,考虑大气系统发展的主要热力强迫因子--非绝热加热作用,引入非地转湿Q矢量(Q*)的概念,并应用这一理论对1999年6月23日至24日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Q*辐合区是暴雨发生的有利区域;Q*的垂直分布反映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雨落区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从而说明Q*对暴雨天气系统的诊断和预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其散度负值区可以作为预报降水落区的
本文运用中尺度η坐标暴雨模式,采用常规报文资料作为初始场,对2003年7月8日-10日的一次江淮地区暴雨过程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分辨率模式对降水场模拟结果同实况基本相似,模式对暴雨的位置、强度、中心都有较好的预报,TS评分较高;对水汽通量及其散度、涡度、散度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得出暴雨产生前物理量分布的基奉特征,对暴雨的预报有明显指示意义。
2009年7月30日12-17时,上海地区在短时间内出现暴雨过程,其中上海中心城区、松江、青浦、闵行等地下了大暴雨,致使道路严重积水,民居、工厂、地下设施进水,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利用常规和加密观测、卫星、雷达资料及华东区域中尺度同化资料分析这次大暴雨过程发现:本次大暴雨过程是西风槽和南海季风爆发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高空层结不稳定是暴雨发生的触发机制;a-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强烈发展的r-中尺度对流体与
本文针对2009年11月9日发生在浙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宁波市气象台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卫星云图较好的反映了强对流云团是在特定天气背景下原地发展加强而成;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产品较好地反映高空风场和水汽输送情况,雷达回波形状和径向速度特征变化揭示了强对流天气发展消散规律。
2010年早春浙江出现了历史罕见连阴雨天气,具有降水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过程总雨量创历史最高记录等特点。本文通过客观分析资料对连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和热力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同期对比,结果表明;(1)乌拉尔山地区长波脊脊前偏北气流为连阴雨产生提供了冷空气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有利于在其西北侧建立持久稳定的水汽通道。(2)高空西风急流出现分支,浙江位于北支急流轴南侧的高空辐散区,北支
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天气图,对上海市奉贤区2010年7月1~2日出现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式、垂直运动、大气层结稳定度、暖(高温)平流进行分析,指出奉贤出现高温的大系统背景为副热带高压,局地影响条件为西南风及其上风方大面积的暖(高温)平流不断向上海南部输送,同时给出了当地预报高温的具体分析思路。对此次高温天气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基层台站预报员对局地高温的认识,为高温的提前预报和早期预警提供服务
本文采用一个可编程逻辑阵列式(PLA)的多线程控制结构实现了并发处理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点基数据,串行生成多种雷达产品的策略;通过设置关键产品处理权传递和计数器的方式解决了某些产品并发处理时消耗较多计算机资源、易引发系统崩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易于扩展雷达站点与雷达产品算法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综合处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多种成熟可靠的天气雷达产品,可方便进行后续算法的扩展和新雷达站点的扩充,不仅
本次研究特别选取2005年10月17日河北地区一次晴天条件气溶胶飞机探测资料(PMS资料),分析不同城市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尺度谱分布的变化特征。以及初步讨论了该次探测气溶胶数浓度高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0月17日这天,石家庄、邯郸地区污染严重,除了受局地工业捧放的影响外,观测当天小风、受轻雾、霾的影响,观测时间在傍晚,人为活动频繁,污染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很高,在边界层内最高值均达104量级。基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