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抗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来源 :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暨2006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地下空间结构的历史震害并总结了其震害特点,回顾了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地下工程抗震领域的未来发展及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层序划分依据,接着对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进行了论述,最后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中烃源岩与储集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从新全球动力学理论和抽拉构造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成矿作用,文章首先对新全球动力学理论和抽拉构造进行了简介,接着对鄂尔多斯"盆地"在大陆地质研究中的地位进行了说明,然后从大陆地质的整体对"盆地"进行划分展开了论述,最后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成矿作用进行重点论述.
盆地深部由于地内蕴藏的庞大热源和岩石圈中放射性元素蜕变热构成的巨量热能,通过多种热传导方式(如流体蠕动热对流、热传导等)向外界传导并散失释放能量.岩浆类热流物质伴随的热量向地壳近地表上部传递,并在地壳浅部(<10km)的地质尺度上的瞬时储存就形成了地热异常.在岩浆类热流物质侵位后的盆地有限时间和空间内则发生着显著的热力作用,并形成与热力作用相伴随的盆地热力构造.本文主要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早白垩世热
本文运用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观点与秦岭、中国西北造山带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涡旋-热核反应、热核燃烧动力体系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是地壳(或岩石圈)运动、大地构造发展与演化的根本原因和唯一的动力来源.文中从相对论的质能互换、时空弯曲、相对速度(孪生子效应)、虫洞原理、奇点原理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多重历史(求和)思想,全面论述秦岭和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演化.
在岩溶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应研究灰岩岩溶发育的特征,了解岩体裂隙分布、灰岩的化学成分和灰岩地下水的活动状况,并针对岩溶发育的具体状况和工程条件,采取灵活而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韶关市为例,对市区岩溶发育情况和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岩溶现象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粤北地区岩溶发育的不同类型及其产生机制和特征.在工程建设中,针对不同的岩溶类型,提出清除爆破、跨越覆盖、浅层楔状填塞、灌浆法、
非开挖管线铺设技术在现代城市管线铺设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深圳地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结合深圳地区的地质情况,探讨了深圳地区管线铺设中成功的经验及注意事项,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发展做出展望.
深层搅拌桩在深基坑支护中应用很广,通常用于基坑止水或重力式挡土结构.本文介绍了圆拱支护结构在某深厚淤泥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该圆拱支护结构由深层搅拌桩、微型桩及拱梁组成.圆形基坑直径约42m,基坑深10.7m.场地岩土层分布主要有人工填土、淤泥及粉质粘土等.圆拱支护结构主要由九排深层搅拌桩组成,搅拌桩桩径550mm,搭节不小于150mm;为了提高圆拱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在第四排搅拌桩中增设了一排微型桩,
盾构机的起源1802年,英国采矿工程师阿尔贝·马蒂厄提出修建英吉利海峡隧道的计划.在该计划中,设计用一种有掩体结构的挖掘机来修筑隧道.这种有掩体结构的挖掘机的想法可以说是盾构机最原始的设想[1].1818年,工程师布鲁诺尔(M.I.Brunel)在蛀虫钻孔的启示下,最早提出了用盾构法建设隧道的设想,并在英国取得了专利.1825年,他第一次在伦敦泰晤河下用一个高6.8m、宽11.4m的矩形盾构修建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