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经自然腔道内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一例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肠道疾病学术大会暨2015天津消化内镜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告1例2015年9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经胃壁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探查、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经胃壁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探查、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例.内镜下可见胃底处1.0cm黏膜下肿瘤,表面光滑.内镜前段置透明帽,海博刀予肿块边缘标记,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肾上腺素+靛胭脂后海博刀胃壁全层开窗,见肝脏左叶一大小约2.0cm囊性肿块,予23G穿刺针抽吸囊液,抽出淡黄色液体约2ml,抽吸液体后囊性肿块消除.予金属夹封闭胃壁创面,内镜直视下留置胃管一根.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ESD可以使消化道早期癌或癌前病变一次性的完整切除,具有安全、创伤小等优点,是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也是一项具有挑战的技术,尤其在食道癌的剥离过程中,很难获得满意的视野。有研究表明通过牵引的方式可以使ESD治疗过程获得满意的视野,且缩短手术时间,但此辅助方式在食道病变的ESD中还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说明带线钛夹的牵引作用在EEC及癌前病变ESD中的安全和有效性。方
背景&目标 尽管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治疗结直肠类癌应用不断增加,但是关于病人的长期疗效并不明确。因此我们在此探讨ESD治疗结直肠类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及其长期疗效,包括局部复发率与转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ESD治疗的239例直径小于20mm的连续性类癌病例的肿瘤分期及分型,完全切除,并发症,肿瘤复发与远处转移,所有病例均在术前接受内镜下
目的:对患者在肠道准备方面的进一步指导是否影响其肠道准备质量还未得出一致性结论。这篇meta分析旨在对比接受了进一步指导的患者和只接受了常规指导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方法:检索MEDLIN 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肠道准备”“肠道清洁”“结肠镜检查”或“教育”,检索年限截止到2015年8月。运用比值比(OR),95%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放置胰管支架对胆总管结石插管困难患者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 ~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ERCP治疗且术中插管困难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据术中是否留置胰管支架分为胰管支架组(放置支架)40例和对照组(未放置支架)43例.以Cotton标准诊断术后胰腺炎(PEP).比较2组患者PEP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取石前后基础数据
目的:探讨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应用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共26处病灶,术前病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胃癌14例(53.8%,14/2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2例(46.2%,12/26).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中-高分化腺癌)3例
目的:大便性状为Bristol1型和2型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差的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的目的为开发一种简单实用的、以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为依据的个体化肠道准备方案,提高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进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与科学研究工作。方法:所排大便性状为Bristol 1型或2型的患者随机接受2L-PEG方案P1组)或2L-PEG+10mg比沙可啶方案(P-B组);所排大便性状为Bristol
目的: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实时动态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者胃粘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旨在探讨共聚焦下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肠化的关系。方法:将34例行共聚焦显微内镜检查的19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高清内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实验组选取胃窦处萎缩肠化部位图像、对照组选取胃窦处正常部位图像进行数据分析。每位患者均由4名经验丰富的共聚焦内镜医师之一按照常规操作进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切开与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取石术后结石复发情况.方法:通过对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n=110)、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EST-EPBD) (n=101)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比较二者结石复发情况,分析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EST组与EST-EPBD组机械碎石(55 vs 24,
目的 分析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办法,探讨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ERCP术的患者831例,其中男性391例,女性440例,平均年龄58.23岁,年龄最大为90岁,年龄最小为1 0岁,分析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结果 831例行ERCP的患者,共发生并发症95例(11.43%),其中术后急性胰腺炎45
Background and Aim: To evaluate the Asia-Pacific Colorectal Screening (APCS) scorin g system for colorectal advanced neoplasia (CAN) screening.Methods: Subjects were enrolled from the General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