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第八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桡骨极远端骨折往往被认为是“分水岭”以远的骨折,包含桡骨茎突、部分下尺桡关节面、桡骨远端关节面等骨性结构及桡腕韧带、TFCC、桡侧腕伸肌等软组织附着的结构,因而在腕关节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桡骨极远端骨折的损伤机制目前认为桡腕关节间的异常碰撞挤压及腕关节的旋转,尤其是舟月骨与桡骨关节面的挤压导致桡骨茎突及桡骨关节面骨折移位,同时腕关节的异常旋转常导致下尺桡关节脱位、尺桡骨茎突的撕脱移位,因此,在本研究的4类骨折中,除单纯桡骨茎突骨折可直接行复位螺钉、克氏针或茎突钢板固定外,其余骨折相对复杂,尤其对伴关节面劈裂或塌陷骨折。尽管塌陷或粉碎的关节面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平整或重建,但由于骨折线距关节面太近,关节面附着的骨量有时偏少,因此常缺乏关节面复位后能有效固定的“基石”,传统单一的内固定常常无法完成可靠固定。因此,本研究中对这类骨折我们采用复合内固定进行治疗。复合内固定必须建立在对骨折特点及形态了解的基础上,由于桡骨远端掌侧关节皮质骨量较多、强度较大,结合前倾角的因素,关节面的劈裂及塌陷更多的出现在背侧端,因此,在很多伴有关节面劈裂塌陷的桡骨远端极远端骨折中,背侧入路植骨复位固定不可缺少。在术前设计时,术者须充分利用桡骨远端掌侧皮质骨较多及被称为“金石头”的桡骨远端中柱相对稳定的特点,尽量通过掌侧皮质骨及中柱来维持其他骨折块的固定。
其他文献
以往对于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多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尤其是累及髋臼双柱的骨折;治疗髋臼骨折的前方入路主要有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二者各有优缺点;采用单纯前方入路治
我科在2011-2015年间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或合并内侧柱、外侧柱骨折)26例,年龄平均46.1岁(18-61岁),男性17人,女性9人,术前每名患者皆行膝正侧位X片及膝关节CT明确相对应的
会议
幼儿骨盆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导致,特别是不稳定骨盆骨折,多合并内脏损伤和严重出血,致伤原因以行人机动车交通事故伤最为常见,本组5例患儿并非简单骨盆骨折,而是极严重的不稳定
会议
本研究的病例中韧带损伤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导致的踝关节炎患者数量较多(45/75),是因为这些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踝关节长期不稳定,距骨及跟骨内翻畸形较多,形成局限性踝关节炎,踝关
会议
距骨骨软骨损伤在足踝外科门诊并不少见,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距骨骨软骨损伤诊断并不困难。外伤是目前公认的导致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病因。文献报道距骨外本项研究获
会议
本文收集17例骨盆髋臼骨折病人资料,自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术中采用单一前路治疗14例,前后联合入路2例,单一后路1例,Stoppa+Smith-peterson入路可以通过插入钢板,治疗耻骨
半月板纤维松散型撕裂是外侧半月板前角特有的损伤类型,而且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外侧半月板前角纤维松散型撕裂与半月板囊肿密切相关。半月板囊肿多数位于外侧半月板前角,外侧半
选择了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的两年时间内我院收治的因TKA术后感染行一、二期翻修的手术病例,对其治疗费用进行了分析。在一期手术治疗过程中排在前三位的费用是药费(49.76%)、
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虽然骨折的切开复位时应注意保护软组织已成为共识,但临床中还是有医生以牺牲软组织为代价来追求解剖学复位和机械稳定,这种方法不仅
会议
从2008年到2015年,共有22位患者诊断为合并下肢力线不良的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入选标准包括膝关节后外复合体损伤,膝内翻,伴有或不伴有膝关节过伸;术后完成2年随访,并进行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