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寿棠《医原》之学术特色略述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名医石寿棠,字芾南,江苏安东人(今江苏省涟水县),世代业医,至寿棠已历七世。石氏自入塾读书时,其父即授以医家言,命与四子书并读,朝而儒,夕而医,历数十寒暑如一日,虽习举子业,未尝或忘,官至孝廉。著有《医原》一书,写成于清成丰11年,岁次辛酉,即公元1861年。本文就《医原》一书,将石氏的学术理论及具有特色的临床经验,撷要述之。
其他文献
“辨证论治”的用法出现较晚,明代始见这一用法。该用法不固定,对于见证、辨证、凭证、因证,以及论治、施治、处治等词汇的选择较为随意,但其用法及含义基本相同,文章中为了方便,称
中医治疗理论是《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为指导,形成了治疗思想、治疗原则及治疗大法为框架的理
本文从恶性肿瘤(以及相关的良性肿瘤、癌前疾病、癌前病变)与虚证的关系出发,系统总结其病理的逆向重演表现,并探讨了恶性肿瘤逆向重演病理的本质。以对这一定律做进一步论证。
本文分别探讨《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舌象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比较。
寤寐,意为醒时和睡时,寤寐理论是中医对睡眠过程的理性认识。《内经》营卫运行说在寤寐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书中还有寤寐与藏气关系的散在论述。随着神主寤寐说和藏象理论的发展
宽心谣文/赵朴初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
虚、实理论被引入医学,在《内经》中得到充分发挥,《内经》明确阐明疾病发生取决于邪、正双方盛衰的观点,正邪的消长盛衰变化,便形成了疾病的虚实病机变化。本文通过整理《内经》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主骨”。人体能够直立于大地之上,靠的就是这一副骨架。骨骼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除了支撑人体,提供行动劳作能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骨髓能
到目前为止 DNA疫苗接种的两条主要途径为 DNA溶液的肌肉注射 ( im)和 DNA包被金颗粒的表皮基因枪轰击 ( gg)。作者在BALB/ c和 C5 7BL 两个品系小鼠中对 im和gg接种编码结核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一般来说,任何外在的表象都有一定的内在形态学基础,自然界的各种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