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urendra背景减除法和对称差分法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

来源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无线电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检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将背景减除法和对称差分法相互融合来进行运动目标检测的算法。首先采用Surendra 背景更新算法建立背景模型,通过背景减除法得到运动目标区域,然后与对称差分法得到的差分图像逻辑或,得到比较完整的运动区域。为了能够实时地适应场景的光线变化,本文在背景更新过程中使用Ostu 算法计算出一个动态的阈值以适应光线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能够满足运动目标的实时检测要求。
其他文献
为了能够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下有效的抵抗多径干扰,提高信道的通信质量,本文将链路自适应技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系统中。在基于MIMO-OFDM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子信道自适应调制技术推导出基于信噪比(SNR)的自适应判决算法。通过仿真得到不同物理层模式下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分析可知在指定误码率(BER)波动范围内,针对不同信道增益状况根据信噪比判决门限采用不同的自适应调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吞
IEEE802.15.4是供低速率、低功耗和低成本设备使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规范。本文分析了信标模式下的IEEE802.15.4星型网络中的两个重要属性,即信标指数(BO)和超帧指数(SO),并仿真研究了占空比对网络时延,能耗性能参数的影响。通过与非信标模式网络性能的对比,为IEEE802.15.4协议的研究与实现提供重要参考,为其在应用中能得到有效地配置提供依据。
针对多跳蜂窝混合网络存在多种通信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通信模式的路由协议ACMR(Adaptive Communication Mode Routing),该协议采用区域路由技术,基于OLSR 协议维护区域内的路由信息,通过新增控制消息实现通信模式的智能选择、灵活切换和与区域外的节点通信。并且通过该协议的注册代理机制,可以实现负载的转移和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有效抵御节点密度和移动性
无线电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对无线电管理进行评价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无线电管理评价涉及较多因素,现有的研究不够深入、评价模型单一。本文提出应用 TOPSIS与AHP结合的方法对无线电管理进行评价,该方法不仅使评价更加客观合理,还具有模型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应用于无线电管理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此论文提出一整合WiMAX/WLAN 全积体化多频带低功率低杂讯放大器,主要设计频带为 2.4GHz、5.2GHz 和3.5GHz。此电路在中间级的部分使用了current-reused 的技术,达到高增益以及低功率消耗的特性,在输出阻抗匹配利用三个LC tanks 达到三个目标频带,此设计利用TSMC 0.18um RF CMOS1P6M 的制程模拟并获得以下参数。增益在2.4GHz 为20.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预失真的查找表新算法,该算法同时兼顾线性化程度和自适应收敛速度。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提出的改进查找表方法进行了16-QAM调制信号仿真,和割线查找表法进行了星座图,均方误差和接收机误码率的仿真比较。运用ADS对所提出的改进查找表的预失真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主要针对信号的频谱情况进行了仿真。
阐述了一种大功率、高隔离、宽频带的2路带状线功分器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将ADS与HFSS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工作于700-2700MHz频率范围时,回波损耗小于-22dB,插入损耗为3.05(含分配比),带内波动小于0.1,隔离度大于20dB。
本文采用在PIN二极管加直流偏置的方法设计阈值可调功率限幅器。对PIN二极管加直流偏压,可以改变限幅器的起限电平值,对信号幅度衰减量的实现控制,更有效地保护接收机。以电压跟随器驱动PIN 二极管的电路设计,结构简单且精确地调节PIN二极管的偏置电压,并进行了电路仿真分析。在实验测试中,给出了不同偏置下限幅器的反射系数和插入损耗的实测结果。
在分析环境因素对天线阻抗匹配影响问题,利用电磁仿真软件与实验数据,探讨温度、湿度及雨水所造成平板天线的操作频率偏移影响,再利用可调式阻抗匹配电路方式,使天线能适应环境适时调整电容值,达到该天线最佳辐射效应以增进天线效率。本研究证实该天线匹配电路设计,可以有效解决环境影响天线匹配问题并加以改善,即使天线几乎被水覆盖条件下,频率偏移达到50MHz,经过调整阻抗匹配S11仍小于-10dB显示天线具有良好
时序事件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从而为因果关联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鉴于以往属性匹配要求过于严格的算法带来的决策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相似度的模糊因果关联方法,采用模糊值描述属性的匹配程度,同时采用模糊值定量描述不匹配属性。并以拒绝服务攻击例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