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按摩操干预高血压的多因素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全国中医治未病学术会议暨治未病分会成立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推广降压按摩操,观察降压按摩操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症候改善,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维持原有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原有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做降压按摩操,30天后观察两组血压值变化,60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症候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情况. 结果:临床降压疗效:干预30天后治疗组的血压值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血压值较前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6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值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0天后降压疗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4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8.75%;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17.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干预60天后症状疗效率比较: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48例,无效12例,症候改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39例,症候改善总有效率51.25%.生活质量情况:干预60天后,治疗组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两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降压按摩操对高血压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效果明确,坚持有规律地进行降压按摩操练习有助于控制血压、改善症候、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之其简便易学、不受场地条件限制,经济环保,适宜在社区及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推广.
其他文献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的精髓,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在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防重于治"的特色,一是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未病先防;二是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三是瘥后防复.以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来指导中医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治未病”思想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的人比例不断升高,亚健康由于主诉症状多样且不固定,现代医学对此尚无有效防治方法,而中医“治未病”调控亚健康优势突出。膏方是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具有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等优点。服用膏方目前逐渐得到普及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多,中医粥疗对于老年养生有着良好作用.文章论述了粥疗是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的,历代医家对粥疗有着深刻认识.并指出古代许多相关粥疗文献值得整理研究和加以利用,以有益于老年人养生延年.
笔者就咳嗽的时间证治试述所见。指出外感之咳分时令咳嗽证治虽有肺与五脏六腑之异,然脏腑均与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相合,故皆与四时更替、六气变化密切相关,《类证治裁》卷之二云:“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栝蒌仁之属。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冬、知母、元参之属。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苏叶、川芎、桂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变化,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因此人们不断追求新技术,寻求在疾病预防方面的突破.目前临床常见方法有拔罐、刮痧、针灸、中药熏蒸、推拿、整脊、小针刀等方法,长沙颐而康颈肩腰腿痛医院在建设"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中,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认为足部反射疗法是一种较好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它在预防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要
中医学认为痔的发病应从整体考虑,其病变虽在肛门,但发病多因阴阳失调,脏腑气血虚损,再加湿、热、风、燥等邪之作用和情志内伤,饮食起居等影响而致。“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并注重锻炼,防止疾病发生,是数千年来中医防治疾病理念的精髓,其对于临床痔病的防治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的:分析95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收集95例2014-2015年在无锡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就诊的亚健康失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结果:本组纳入病例年龄段为20-85岁,31-50岁年龄段人群最多,占60%.女性66人,占69.7%,与男性患者人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4.411,P=0.00).在三类合计占比较高(超过10%)的体质分布中(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男性与女
目的:观察归脾丸联合电针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评分、疲劳量表(FS-14)、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评分、疲劳量表(FS-14)、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丸联合电针能有
大肠癌是当今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病程缓慢,预后较差.本文从未病先防、见微知著、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治未病"思想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与思路.
本文运用治未病理论,结合具体病案,重新认识膏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干预作用,不仅指出治未病理念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从干预方法来看,膏方是一种比较方便、疗效可靠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