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蝗、水蛭或柳叶蚂蝗的干燥全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咸、苦,主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癞瘕积聚、跌打损伤等疾病。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作用。药理研究发现,水蛭主要成分是大分子类化合物,如水蛭素、吻蛭素等,也含有糖脂类、蝶啶类、羧酸酯类等小分子类物质及Fe、Mn、Zn等微量元素。精液凝固与液化过程由前列腺和精囊的分泌物共同参与完成,精液凝固由精囊产生的凝固因子引起,而精液液化是前列腺产生的蛋白分解酶等液化因子引起。凝固蛋白Se-menogelinⅠ(SgⅠ)、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蛋白C抑制剂(PCI)、附睾蛋白酶抑制剂Eppin与精液液化密切相关。当液化与凝固因子之间平衡被打破,精液就会液化异常。中医认为本病大致与"淋浊"、"精寒"、"精热"等有关。精液的正常液化有赖于阳气的气化作用,所谓"阳化气,阴成形",精液为肾所属,故与肾的气化功能有直接的关系,凡阳不足,肾之阴阳失调,或湿热之邪,或寒凝血瘀,阻遏气机,均可导致气化失常,而出现精液不液化。精血同源、精血互生,精瘀血亦瘀,一切不治之证终以不善祛瘀之故,从瘀论治,临证中治疗精液不液化症,不论瘀血征象明显与否,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恰当选用一些活血化瘀之品,常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水蛭功善破血逐瘀,《神农本草经》云:"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西医研究显示,水蛭可能是通过有效缓解的前列腺炎,使精液中的PSA升高,精液PH降低,而使液化异常的精液液化。另外,水蛭也可能通过对抑制凝血酶及抑制凝血因子Ⅷ的活性,从而改善精液的液化。历代医家认为水蛭"有小毒",在临床使用时不免有所顾忌。现代动物及临床研究中,均未发现其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在合理剂量及使用方式下,水蛭的毒性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本文就水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精液不液化做一作用机制及理论相关的总结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