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隙水压作用下岩体软弱结构面(带)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来源 :第8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试验及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带)在高应力与高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利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某大型水电工程的两个软弱结构面(带)进行了水岩耦合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弱结构面(带)的强度参数f随孔隙水压力的升降变化甚微,c则随孔隙水压力升高迅速降低,在大于2MPa的孔隙水压力下,c值可能完全丧失;软弱结构面(带)的抗剪强度随孔隙水压力升高逐渐减小,在10MPa应力条件下,4MPa 孔隙水压力可使抗剪强度降低30%以上.软弱结构面(带)的变形性能随孔隙水压的升高急剧减弱,在10MPa围压条件下,4MPa孔隙水压力可使变形模量E降低达34.2%.研究成果表明,工程建设中,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带)的力学特性参数取值不能忽视工程建成后的孔隙水压效应,对于一般工程,软弱结构面(带)强度参数的水压效应可采用有效应力原理进行预测,但对于高水头的重大工程,则应采用原样试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其他文献
本文发展了能有效模拟岩体节理拉压破坏动态扩展过程的无网格模拟方法,构造了岩体节理张开和闭合接触摩擦行为的无网格法近似函数,采用水平集坐标描述和捕捉节理在扩展过程中的几何信息.当节理张开时则引入断裂线,并采用衍射准则引入位移跳跃项.当节理闭合时,提出了类似于Goodman接触摩擦单元的无网格近似函数构造方法,考虑节理面上下两侧的相对滑动和法向接触.与Goodman单元或以往的无网模拟不同,本文的接触
现有研究缺少基于岩体卸荷和地震力两个因素同时作用时锚固效果的优化,因此用基于卸荷岩体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岗山水电站某边坡进行研究,以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为计算平台,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加速度及不同锚固长度和锚固吨位在卸荷条件下关键点的位移和应力以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由于锚索穿过V岩体底部界线,在可能的滑坡剪出口形成强大的阻滑键,锚索长度越长,锚固段长度越高,阻止上部坡体向坡外滑移的作用就
江坪河水电站右岸地下洞群依次布置为导流洞、泄洪放空洞、溢洪道①、溢洪道②四条隧洞,洞室密集,地质条件复杂.三维模型除了模拟这些洞室外,还模拟了三个洞室出口边坡,四条较大断层,多个岩层分层及坡表的实际形态.洞室开挖后采用预应力锚索、系统锚杆、初期衬砌和二期衬砌等多种支护措施.支护计算时主要对预应力锚索和衬砌进行精细模拟;两期衬砌模拟采用三维壳体结构单元中的Shell单元模拟,通过两次位移等效分别得到
滑动面位置和形状的判断是影响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地确定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是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岩土工程常用的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可知,岩土体破坏是由于某一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岩土体的剪切强度,此时,剪切面上必然发生较大的剪切应变.因此,可通过搜索最大剪应变增量的位置来确定边坡滑动面.基于以上思路,综合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和曲线拟合技术,提出了基于最大剪
隧道进口开挖后,隧道结构与边坡工程相互作用.受上覆自然边坡地形及地质结构因素作用,对内(隧道衬砌)产生偏压作用,导致衬砌受力不均而裂缝;因内部开挖卸荷和应力松弛,上部边坡不同程度开裂或变形超限.研究针对某隧道进口段工程实际需求,基于围岩压力和隧道开挖后松动圈、塑性区及变形计算理论,分析了初期支护裂缝和坡体变形超限发生机理;从机理特征出发,通过支护结构特征曲线与围岩支护需求曲线相结合,针对性地提出了
以兰渝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实验研究,对于台阶法施工过程中黄土隧道围岩深部变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考虑隧道不同部位、有无核心土和不同弹性模量等影响因素绘制大断面黄土隧道纵向变形曲线并与已有的计算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大断面黄土隧道台阶法施工中围岩纵向变形规律并对先期位移进行预测;目前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是台阶法施工中首选洞内辅助加固措施,研究预留核心土对黄土围岩变形的控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是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战略石油储备重点工程,研究建库裂隙岩体的连通性是评价水封效果的关键.结合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岩体特征,以钻孔电视成像技术为手段,通过分析影像中结构面位置、地质特征等,建立不同钻孔间结构面连通的条件,并分析了钻孔ZK11和ZK12,ZK12和ZK14的变质分异结构面的几何连通性;以洞库区钻孔地下水位的陡降与施工巷道开挖的相关关系,建立巷道地下水排泄与钻孔水位下降的水
矮寨悬索桥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并且为了减少开挖,设计上采用了塔梁分离式悬索桥结构,各构筑物之间及与边坡陡崖之间的距离均非常近.准确把握构筑物围岩的稳定性及其相互影响,是设计方案是否成立的关键.总结分析了大桥基岩稳定的4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大桥基础岩体勘察所采用的多种手段,主要的地质缺陷,基岩稳定分析结果及施工期监测结果.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稳定分析及监测结果表明,多种技术方法是全面认识岩体工
在高拱坝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测试方面,目前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坝体和坝肩部位的表面位移和应变,而掌握不同加载条件下结构面的相对位移变化趋势对于分析坝肩失稳状态及判定综合稳定安全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与获取结构面相对位移相关的测试仪器研究较少.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着的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问题,作者采用应变测试技术,研制了用于获取结构面相对位移的测试仪器,测试时,用应变仪记录不同加载条件下相应测点的应变变化
分析了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工程地质特性,结合地下水流动特征与地面沉降计算,建立了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基坑地质模型.运用与之相关联的Processing Modflow软件计算基坑周围沉降量,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武汉二元结构地层基坑降水及其地面沉降的规律,对同类基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