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蛉科二亚科昆虫的呼吸系统与进化关系分析

来源 :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以齿蛉科二亚科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呼吸行为的差异来推测进化关系,为物种进化的比较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详细研究了广翅目齿蛉科昆虫中齿蛉亚科与鱼蛉亚科幼虫的气门、气管鳃的结构和气管分布与呼吸方式,并结合两者的生活环境、分布范围的差异来分析两者的进化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藏猪和长白猪接种口蹄疫O 型灭活苗后免疫应答的差异,为研究藏猪的免疫遗传特性和抗逆性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猪口蹄疫O 型灭活苗对8 日龄藏猪和长白猪仔进行肌注免疫,在免疫前,免疫后1、2、4 和6 周采取抗凝血,检测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变化,ELISA 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含量,定量RT-PCR 分析免疫应答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O 型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可分为10 个亚型,在我国主要流行古典中国株(Cathay)、泛亚(Pan Asia)两种亚型毒株,而口蹄疫东南亚亚型(SEA)毒株主要在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流行.
细颈囊尾蚴是带科taeniidae 带属taenia 的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 的中绦期幼虫(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寄生于猪、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骆驼、马、兔、鸡和鸭等多种家畜、家禽及松鼠、灵长类、野生反刍动物等野生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肠系膜、腹腔等处,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
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 是犬科动物体内最为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本研究采用从头合成短片段技术和Solexa/Illumina 测序平台,进行了豆状带绦虫成虫的转录组测序研究,得到72 957 个独立基因序列.
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Teania multiceps 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cerebralis 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羚牛和鹿等家养及野生偶蹄动物脑、脊髓内引起的一种严重致死性寄生虫病.
1.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L.d.GS 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amastni基因扩增产物.将amastin 基因定向克隆到pcDNA3.1(+) 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GS-amastin.amastin 基因经测序,同源性分析,并对其跨膜区结构进行分析.
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Teania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cerebralis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羚牛和鹿等家养及野生偶蹄动物脑、脊髓内引起的一种严重致死性寄生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20 多个省区均有发生.
绿脓杆菌是报道较早的对多种抗生素抗性较强并且耐药基因报道最多的细菌.2009~2010 年期间共从米亚罗林麝养殖场32 个林麝脓肿病病样中分离到8 株绿脓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对8 株绿脓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实验(MIC),同时培养8 株细菌提取基因组DNA 和质粒,扩增整合子Class 1 和Class 2,产物测序后在GenBank 中比对后确认.
佛波酯是麻疯树种子中的主要毒性物质之一,然而关于佛波酯对农作物害虫的杀虫活性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从麻疯树种仁中提取获得佛波酯富集的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了该组分中佛波酯的含量,同时检测了其对菜青虫的毒杀和拒食活性.
通过叶片带螨浸渍法明确了桔全爪螨对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根据生测结果,用两种药剂的亚致死浓度LC20处理桔全爪螨若螨和成螨,观察其对当代和后代(F1、F2代)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