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压迫损伤程度评分和手术入路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量研究已证实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何时使用何种入路进行治疗尚无明确定论。本研究介绍一种新的颈脊髓压迫损伤程度评分系统并介绍其在手术入路选择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颈脊髓压迫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过伸性损伤4例,脊髓型颈椎病1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2例。颈脊髓压迫损伤程度评分总分为36分,其中骨性结构的异常表现3分,由于神经压迫的代偿性生理曲度的改变程度,改变的程度和P值相关2分,椎管狭窄和MRI的脑脊液带改变的范围5分,脊髓损伤程度(JOA 评分16分),脊髓信号改变10分。
其他文献
目的:以传统异体腓骨植骨做对照,观察改良的扇形减压异体腓骨支撑内固定对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修复效果。方法:纳入4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改良扇形减压、异体腓骨支撑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减压异体腓骨植骨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德赛恩液体敷料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以及压力性溃疡等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 36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中采用德赛恩液体敷料治疗18例,在使用液体敷料期间加强观察和管理,经常观察创面的敷料是否存在,防止敷料脱落,创面有无渗液,渗液有无异味,创面颜色,创面红肿情况,并做好记录。
目的:总结寰枢椎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护理。方法:患者女性,27岁。患者于四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颈部疼痛,四肢麻木无力,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不灵活。以"寰枢关节脱位、颈1枕化、颈2、3分割不全、颈髓空洞、小脑扁桃体疝"收住我院。
Anti-osteoporosis gene-based dru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presently focused on targeting osteoblasts to either suppress bone loss or increase bone mass.Although siRNA/microRNA-based gene therapy h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目的]1. 使用血红素加氧酶-1的激动剂(CoPPIX)及抑制剂(SnPPIX)干预C57小鼠DVT的溶解再通过程,并观察各组小鼠DVT模型的死亡率、成栓率.2. 检测C57小鼠下腔静脉壁和血栓的HO-1、VEGF和SDF-1的表达情况,探讨HO-1、VEGF和SDF-1在DVT溶解中后期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目的 观察应用自稳型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 探讨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内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自2014-07—2015-12采用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诊治5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共61侧),后环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34例,重建钢板固定14例,腰骶-髂联合固定7例.结果 经皮置入耻骨上支螺钉术中(每侧)失血平均9.6(5~15)mL;手术时间平均32(15~60)min;透视平均24(7~44)次.置
目的:探讨PFNA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190例.A组给予PFNA手术治疗,B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年病死率、Harris功能评分、人工关节松动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方面的指标.
总结30例骨肉瘤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病死率高,危害性极大,由于大多数患者是青少年,得知自己患骨肉瘤后心里情绪变化非常大,手术是治疗骨肉瘤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骨肉瘤患者截肢后的生存率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它仍然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肿瘤性疾病。由于骨肉瘤患者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比其他患者复杂,不及时纠正,可影响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