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意聚落的动力机制及规划导向研究--以北京宋庄小堡村为例

来源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远郊的通州区宋庄镇上,兴起了一个由数千名艺术家构成村落——小堡村。在繁荣发展的过程之中,小堡村艺术聚落在一个脱离地区的更庞大的发展网络中获得新的生机,呈现出一类具有异质性的空间模式,可作为文化经济与产业集群研究中的特殊案例。本文以宋庄小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北京艺术聚落演变历程的研究,揭示小堡村自发形成的外部动因。同时,从村落的历史演进、空间生长、社会网络、地缘政治以及产业结构出发,对小堡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考察,揭示了村落复杂空间景观形成的动力机制,通过对上述成因的解读,揭示了小堡村艺术聚落形成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并针对其后续的规划与发展,提出了“微观规划”的主要策略以及“适度植入商业空间”的基本观点。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逐渐由增量向存量过渡,城市建设正在从以"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公共艺术是塑造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上海作为我国最早进入
  栟茶古镇是目前南通市保留较好的历史建筑集中区域,东西大街保存了大量历史建筑,而且栟茶古镇具有完整的古护城河和历史道路系统。本文通过追溯栟茶古镇的文化渊源,深入解析
  “世界遗产”旅游化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遗产地旅游的盛行,遗产地居民对于遗产本体保护的认知以及利用“遗产”发展旅游的态度逐渐明确。然而在旅游背景下,人们往往忽略了
会议
  随着体验式经济的兴起,创意园、艺术区等开发建设活动在各大城市发展迅速,不仅是艺术工作者的聚集地,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场所。为打造识别度高、人气旺盛的创意文化
会议
  岭南乡土建筑是我国传统地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传统村镇民居则是岭南乡土建筑重要的代表之一,其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建筑屋顶及山墙形式是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会议
  本文从探索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出发,阐释广州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利用的工作流程与方向,思考广州在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以期为今后其他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平衡历史文化保护
  在新常态背景下,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不断加速,文物建筑面临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多,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本文将小型文物建
  过去60年,我国经历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城镇化过程,既有城市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批仿古建筑高举城市文化复兴的大旗迅速蔓延。近年来,古都西安兴建了大批的仿古
会议
  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型,遗产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城市线性文化遗产,由于处在城市建成区这一大的建设背景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规划由“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由增量更新逐步转化为存量更新,旧有的更新建设方式已不再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城市更新需求。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溯源,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