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干细胞-胶原支架复合体构建组织工程化牙髓的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实现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再生是目前牙髓治疗的新方向,而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其中的两大核心要素.本实验采用牙髓干细胞和胶原支架材料进行三维复合培养,以期在体内体外构建出组织工程化牙髓. 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人牙髓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干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将成人牙髓干细胞接种于细胞外基质胶原支架材料中,建立体外牙向分化诱导的三维培养体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cck8、流式细胞术和qPCR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在胶原支架材料中的形态、增殖、凋亡和分化情况.将牙髓干细胞-胶原支架复合体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取样后进行HE染色及DSPP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牙髓组织的新生情况. 结果:成人牙髓干细胞Stro-1,CD146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特性。胶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支持牙髓干细胞的增殖与牙向分化。牙髓干细胞-胶原支架复合体可以在大鼠体内形成牙髓牙本质样的组织结构。 结论:利用牙髓干细胞-胶原支架复合体制备组织工程化牙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根吸收不同时期乳牙牙髓干细胞(DDPSCs)的体外扩增与成骨分化能力的不同.方法:根据根吸收长度将乳牙分为3组:S(早期)、M(中期)和F(晚期),从12颗乳切牙中分别分离培养DDPSCs.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型,MTT细胞活性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采用体外成骨诱导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DDPSCs表达间充质细胞表面分子CD146, CD105, CD29和CD90
目的:针对传统抗癌药物在体内毒副作用大、在血液中半衰期短以及细胞内吞效果不佳的缺陷.本文设计了磷酸胆碱修饰的PEG-b-PLA作为包裹抗癌药物的载体,起到提高药物的利用率的作用,从而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方法:合成一系列含磷酸胆碱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b-PLA)生物可降解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荧光染料(BODIPY)代替癌症药物,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胶束.通过体外细胞试验检验磷酸胆碱
Breast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mong women worldwide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Over the years,an explosion of treatments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forms of surgical and sys
构建抗骨硬化素单链抗体表达载体并进行活性分析.提取抗SOST单克隆抗体5H3D1杂交瘤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VL)和重链可变区基因(VH)通过重叠延伸拼接(SOE) PCR方法,在VL和VH基因之间引入Linker (Gly4Ser)3,连接成单链抗体SOST-scFv(VL-Linker-VH).将测序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后转入H
目的:检测组织工程骨中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残余量,并探讨减少其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完全脱钙骨支架材料并体外成骨诱导2周,构建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骨先经1:100 (v:v)生理盐水浸洗3次,然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37℃振荡浸提24h,获取浸提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中BSA的残余量.以单纯支架材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二者单位
目的:组织工程骨体内植入后的早期血运尚未建立,材料上复合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营养供给不足,成骨分化功能受限.针对该问题,尝试在组织工程骨体内植入部位局部长期灌注淫羊藿苷培养基,在营养供给的同时促进成骨分化,探索在体内环境下早期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方法.方法:36只兔子随机分成A、B、C3组,制造1.5cm桡骨骨缺损,A组为BMSC复合β-TCP材料,并在植入处局部灌注浓度为10-6mol/L的淫羊藿苷培养
椎间盘退变的治疗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通过组织工程方法治疗椎间盘疾病有较好的前景,而成功的椎间盘组织工程离不开具有足够力学强度的仿生纤维环的有效构建.纤维环组织沿径向不同区域的弹性模量存在梯度特性.而近期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培养基材的力学特性如弹性模量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行为具有关键影响.本研究拟合成一系列化学组成相似、但弹性模量各异的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用于制备合适的纤维环组织工程支架,通过模拟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