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翻修重建--经胫骨骨道技术和经前内入路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观察经胫骨骨道钻制股骨骨道技术和经前内入路钻制股骨骨道技术翻修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ACL)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1年11月至2010年2月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收治ACL重建后失稳病例64人.纳入标准:翻修手术为单束ACL重建,随访24月以上.排除病例:未行ACL翻修重建(1例仅行骨道翻修),双束ACL翻修重建(3例),二次翻修病例(2例),合并患膝其它韧带断裂(2例),双膝翻修(1例),失随访(4例).共有51例ACL翻修病例纳入研究,男性34例,女性17例,随访时平均年龄28岁(18-49岁).分为两组:TT组(28例)为经胫骨骨道钻制股骨骨道(Transtibial,TT),AMP组(23例)为经前内入路钻制股骨骨道(Anteromedial Portal,AMP).观察内容: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补救措施,随访时患膝前向松弛程度(双膝KT-2000最大前向位移差值),Lachman试验,IKDC主观功能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 结果:51例ACL翻修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6月(24-98月).TT组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AMP组有1例术后发现股骨骨道后壁破裂,Endobutton固定失效,二次手术股骨端改骨道外口门钉栓桩固定.随访时KT-2000所测前向最大位移差值比较(P=0.257):TT组有16例小于3mm,8例为3-5mm,4例为6-10mm;AMP组有14例小于3mm,5例为3-5mm,4例为6-10mm.Lachman试验(P<0.05):TT组有10例阴性,16例为阳性有抵抗,2例为阳性无抵抗;AMP组12例阴性,10例为阳性有抵抗,1例为阳性无抵抗.IKDC主观功能评分(P=0.071):TT组有11例A,14例B,2例C,1例D;AMP组有10例A,9例B,2例C,2例D.Lysholm评分(P=0.067):TT组有15例优(95-100分),10例良(84-94分),1例中(64-83分),2例差(<63分);AMP组有13例优(95-100分),8例良(84-94分),0例中(64-83分),2例差(<63分). 结论:经胫骨骨道钻制股骨骨道技术和经前内入路钻制股骨骨道技术翻修重建ACL均可获得较满意临床效果,后者在翻修病例上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胫骨近端骨肿瘤保肢手术中,应用腓肠肌肌瓣转移重建伸膝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1
会议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在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隔离病房中的应用现状,指出覆盖范围不全面、移动设备性能不足、监测功能不完善、缺乏患者心理支持等问题,并提出引进标准化护理语言体
目的:介绍一种定制型人工关节,并探讨其在四肢骨关节肿瘤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定制型人工关节治疗的四肢骨关节肿瘤的42例患者资料,其中
会议
目的:探讨对肺部原位癌伴单发局部骨转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上述患者的保肢指证. 方法:下肢转移性骨肿瘤患者(8例);多发股骨远端(5例)与胫骨近端(3例).查体肢体肿胀,局
会议
巯基(-SH)是某些氨基酸的重要官能团,是组织中某些蛋白质、血红素、各种辅基及多种酶,如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等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体内主要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
当苹果砸在你头上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教授,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秦丽雅推门进来,就开始向崔征诉苦:“为了制取抗体,我给16只BALB/c小鼠打了S180细胞,准备抽腹水,结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学前教师的培养也随之重要,尤其是双语幼儿园和国际幼儿园的出现,更新观念,改变培养方式,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英语教学训练方式方法,成为了“教师的教师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热毁损术治疗骨转移瘤癌性疼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治疗7例骨转移瘤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为27~83岁,平均为54.9岁.肿瘤部位:
会议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的化疗效果. 方法:2007年8月-2011年1月共化疗软组织肉瘤105例,男60例,女45例,年龄4-74岁,平均49.2岁.105例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9例、脂肪肉瘤26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