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跨SRC拱桥多工作面平衡浇注技术

来源 :中国公路学会'97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大跨SRC拱桥肋外包混凝土浇注方法有“地锚假载法”、“水箱假载法”、“斜拉扣挂法”、“多工作面平衡浇注法”等,各具特点。该文介绍的多工作面平衡浇注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分环分段工作面同步浇注拱肋混凝土方法,保证拱肋在浇注过程中的变形过程与恒载作用况态相近似,从而防止了施工过程中出现应力和挠度稳定安全度突变,达到保证施工安全,节省材料的目的。这个浇注方法曾经是广西邕宁邕江大桥取初选定的方法,原因所需设备较多、施工组织困难等原因而放弃,但是,此法四川万县长江大桥施工中得到采用,证明是成功的。
其他文献
秦岭隧道Ⅱ线出口段采用压入式管路通风并配以竖井抽风,创造了中国铁路隧道独头通风7550m的新记录。该文重点介绍施工通风系统布置和现场通风参数实测结果,并就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该文通过对中国最长的正在施工的铁路隧道及围岩中热传递的分析,利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推导出反映隧道内空气温度及围岩温度变化规律的传热基本方程及相关方程。运用这些方程,在
为了探讨MIC实验方法及获得可重复性的结果。研究人员用特比萘芬对国内临床分离出的30株申克氏孢子丝菌进行了MIC测定。结果表明,特比萘芬对申克氏孢子丝菌的MIC最大1μg/ml,最小0.03125μg/ml,平均0.12g/ml。近年来
溶洞、断层及煤层系隧道建设中的不良地质现象,处治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及营运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尖山子特长隧道所遇溶洞、断层及煤层等不良地质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
在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给合常规气象资料和T106数值产品分析了温州1999年9月4日凌晨突发性局地特大暴雨的成因和中尺度系统在卫星云图以及物理诊断场中的特征,所得结果为今后
铁路客运固体废物治理是特大城市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为了制定合理的客运站固体废物发生源治理规划,需要测定各城市客动固体废物发一量及理化特性。该文通过现场调
该文使用一个考虑陡峭地形的16层η坐标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1990年8月14-15日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境内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一步,分别改变地形及边界层条件,作了两组敏感性试验。试验表
1998年6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全流域性的遭受了特大洪水袭击,灾情十分严重。水势之猛、洪峰次数之多、水位之高、消耗之大,实属百年罕见。该文就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形成过程的特点,以
通过对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发生前的大气环流形势、气候状况、海洋现象等典型特征的分析,并与历史上大涝年前期特征进行综合比较,揭示出大涝年前前期的大气环流、气候、海洋
丹河新桥是晋城 ̄焦作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型石拱桥,主跨146m,位列世界同类桥型第一位。该文主要介绍丹河新桥的设计特点、方案优化与研究情况、施工工艺要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