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高校学生体质是举国的大事,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本研究针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和2013级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同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特点,为今后体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507名在校学生和2013级519名在校学生体质数据状况进行研究。学生均来自篮球选项班,2012级男女生比例为73%和27%,2013级男女生比例为69%和31%。结果:1、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12级男生耐力和肺活量明显优于13级男生,12级男生1000米和肺活量的优秀率为67%和81%,13级男生仅为48%和72%。12级和13级女生在各项测试指标中差别不大。2、在身体形态指标上,通过对学生BMI测定,13级男生BMI>25所占比例为11%,BMI<18.5所占比例为21%。13级女生BMI>25所占比例为4%,但其BMI<18.5所占比例却高达27%。这点充分说明目前大学生的肥胖问题已不是主要问题,而大学生的体重过轻,营养不良的问题已慢慢凸显出来,特别是女生的过度减肥现象尤为严重。3、在身体力量素质指标上,2013级男生上肢力量素质达到良好以上的仅为60%左右,2012级男生的上肢力量素质良好率为77%。女生的下肢力量比较差,2012和2013级的合格率仅为43%,但女生腹肌力量的总体水平较高,优秀率为79%。结论:1、随高校体育教学以及定期校内外集体性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锻炼习惯、促使其对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以及主动参与锻炼的时间增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程度。2、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我校构建"开放式"体育课程体系,做到"三个自主"的体育俱乐部选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但是由于受场地、器材、师资等多方面的要求,还需要通过相应的得力措施和手段更好地执行《纲要》精神。3、高校应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并充分利用有效场地的使用率以及师资资源的整合,拓展学生锻炼途径,以满足学生的课内外锻炼需求。4、与校外俱乐部联合开发学生课外健身市场,延伸学生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需求。5、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各项体质测试指标呈现随年级的变化而出现的波动,特别是大三学生面临毕业的特殊时期,造成参与活动时间减少、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使得其检出率曲线出现了波动,因此,应重视高年级段的体育教育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