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近10年广州市旧城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流行状况。方法对2003—2012年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实验室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进行Mtb(M.tuberculosis)与NTM鉴别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共7741例,NTM占1468例,一例患者一年内多次培养阳性且菌型鉴定结果相同当一例统计:分枝杆菌培养阳性7099例,其中NTM1121例。NTM的构成比从2003年的10.06%上升到2012年的24.22%。进行菌种鉴定的762例,种群分布达24种,可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17例。菌种分布前10位为:龟分枝杆菌(18.90%)、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18.24%)、脓肿分枝杆菌(18.11%),戈登分枝杆菌复合群(8.53%)、偶然分枝杆菌(6.96%)、龟-脓复合群(6.17%)、瘰疬分枝杆菌(4.33%)、堪萨斯分枝杆菌(3.67%)、耻垢分枝杆菌(3.15%)和不产色分枝杆菌(2.62%)。男性占60.14%,女性占39.86%;男性与女性荷菌率最高的年龄段都是25~34岁,分别为18.57%和21.94%。结论广州市属于NTM病高发地区,NTM分离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峰值男女均位于25~34岁之间;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呈年轻化和上升的趋势。由于NTM构成比大幅上升,2012年NTM已达到24.22%,抗酸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对鉴别诊断和有效治疗比以往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