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指南执行及预后分析

来源 :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be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京津地区9家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冠心病患者指南执行状况及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收集北京天津9家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冠心病患者临床信息及随访1年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依据相关指南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状况进行评估,影响终点指标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从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共计528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参与注册研究,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达标率分别为总胆固醇(TC)85.6%,甘油三酯(TG)3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5%;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达标率61.9%,舒张压达标率80.9%。住院期间药物使用率:抗血小板类药84.7%、β受体阻滞剂69.6%、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62.1%、他汀类调脂药51.9%、血运重建术(含PCI和CABG)14.3%。总计322例发生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1%(322/5284),其中住院期间死亡90例(1.7%)。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OR,5.62,95%CI=2.56~12.33)、心功能不全(OR,2.68,95%CI=1.67~4.29)、年龄≥60岁(OR,2.01,95%CI=1.219~3.302)、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OR,1.67,95%CI=1.15~2.42)是导致终点事件发生的4个危险因素;而他汀类调脂药(OR,0.69,95%CI=0.49~0.974)、中西医结合治疗(OR,0.23,95%CI=0.6~9.908)对防止终点事件发生有保护作用。 结论:中西医结合医院冠心病患者在血脂(TG、LDL-C)达标方面不足,血运重建有待加强,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调脂药与相关指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使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患者预后不良。他汀类调脂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倾向,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干预时间、干预方案、药物剂量和相互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症病变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此病属为痹证、历节风范畴,为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重着、麻木、酸楚、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僵直、畸形的一种疾病。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口前尚无根治方法。我国人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为0. 32%-0.34%,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关于As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脑血管病领域探讨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合本课题组近10年来As相关的系列研究工作,并结合其他中医、中西医结合学者本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从中医药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As模型、As易损斑块、As泡沫化细胞以及解毒与活血配伍抗As稳定斑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概要
@@埋藏式自动转复除颤器(ICD)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策略,宛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明显降低心源性猝死(SCD)的病死率;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电风暴(ES)是ICD植入术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事件,频繁放电不仅对患者造成不适,恐惧,引起患者心理疾病,而且加快电池耗竭,缩短ICD的寿命,是ICD的严重并发症。随着ICD/CRT-D植入数量的增多,已成为心内科医生面临的严
目的:研究中药甘松挥发油对人肾胚胎(HEK)细胞Nav1.5电流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甘松挥发油对鼠cDNA编码组成的纯钠通道在人胚胎肾细胞(HEK)表达的Nav1.5细胞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发现甘松挥发油对Na电流的阻滞作用受挥发油浓度影响,量一效反应量呈“S”曲线型,电压钳制影响表现为膜电位越低(电位上移)阻滞作用越强。结论:中药甘松有效成分挥发油对钠电位有明显阻滞作用,其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mononuclearcells BMMNCs)向损伤血管内膜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从供体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由大鼠尾静脉注射入颈总动脉损伤的大鼠体内,实验组给予通冠胶囊混悬液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取颈总动脉,冰冻切片。观察两组颈动脉内膜面积和血管内膜中膜(int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汤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内皮保护机制,为早期防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H2O2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①空白组;②模型组;③养心汤含药血清组,应用Affymetrix人基因组U133+2.0芯片观察养心汤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差异基
提出公式“吸收成分疗效÷母方疗效×100%”,定量吸收成分对母方疗效的贡献度。拟选择丹参中丹参素等成分、高脂饲养apoE-/-模型,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调节血脂、抗氧化应激等为指标:定量丹川红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在apoE-/-小鼠灌胃丹参复方后,明确哪些成分被吸收入靶器官;采用吸收成分剂量等于母方中含量设计,进行主要吸收成分联合或单用与丹参复方疗效的比较,按照上述公式量化成百分比,定量
@@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亦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于本病的药物治疗是在改善心肌缺血的基础上应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Ⅰ类、Ⅱ类、Ⅲ类、Ⅳ类,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极易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转归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地区6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99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院的AMI患者进行登记调查,建立ACCESS数据库,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转归预后转归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999年至2008年北京地区6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共登记注册AMI患者20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介入治疗后患者介入治疗后中医辨证与多项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6例ACS行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对其术后进行中医辨证,并检测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白细胞计数(WBC)等相关指标,运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气虚证、阳虚证的LVEF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热毒相关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