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叶片失效原因分析

来源 :2012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宏观、低倍、电镜扫描等检测手段对压缩机失效叶片进行检测,并对叶轮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1)开式叶轮叶片断裂方式为疲劳断裂。(2)导致产生疲劳裂纹源的材料原因为,在叶片表面存在缺陷,特别是显微裂纹的存在极容易成为疲劳裂纹源。(3)建议提高原材料冶炼及锻造技术,提高材料纯净度,提高锻造质量,减少显微缺陷产生。
其他文献
会议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多晶硅锭的浇铸法、定向凝固系统法和热交换法、电磁铸锭法等定向凝固技术。同时,介绍了计算模拟方法在多晶硅锭生长与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了900~1150℃固溶处理温度对SAF2507双相不锈钢SMAW焊接接头组织、相比例和σ析出相的影响.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900~1150℃范围内,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SAF2507双相不锈钢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铁素体逐渐增加,奥氏体和σ相逐渐减少;σ相在900℃固溶时析出最多,且主要分布在α内或α/γ两相界面处,1050℃时σ相基本消失;固溶处理能显著改善焊接接头的相比例,消除σ析出相,S
Ti-A1系合金具有低密度、良好的高温强度、抗蠕变和抗氧化能力,与Ni基高温合金相似,但密度只有高温Ni基合金的一半,因而成为Ni基高温合金的代替材料,是航天、航空飞行器理想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文章基于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Cr对Ti-Al系合金(100)面电子结构的影响,计算了含Cr的Ti-Al系合金(100)面的总能量、形成能和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当Cr原子向TiAl和TiA
采用材质分析、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大口径不锈钢冷却水管不同部位腐蚀穿孔的形貌和腐蚀产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冷却水管产生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腐蚀穿孔均由内壁起始向外壁发展,在不锈钢冷却水管内壁堆积有锈瘤和点蚀坑,腐蚀穿孔不仅发生于焊缝,也出现在母材上.管内输送的流体含氧,并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Cl离子是导致普通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304)发生点腐蚀穿孔
通过对ZG45齿轮坯料的成分分析、金相观察和断口观察表明:铸件质量不佳、皮下气孔和夹杂物过多,以及铸件内氢含量过高是大型ZG45齿轮坯料热处理开裂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聚氨酯泡沫为模板,电沉积制备泡沫铁,将其浸渗浆料后高温处理渗入铬铝,制备了泡沫Fe-Cr-Al合金,研究了渗剂中Cr/Al含量对材料物相、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x)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增大,材料表面主要物相从Fe变为Fe-Al金属间化合物及Fe-Cr固溶体,并伴有Cr-Al金属间化合物和三元合金的形成
采用LSCM,对2.25Cr1Mo0.25V钢试样实施了1000℃×500s设计热循环曲线处理,对经受加热和连续冷却热循环作用的试样相变过程进行了原位实时观察,并通过SEM分析了冷却后获得的组织.结果表明:冷却过程中,相变发生在贝氏体形成温度区间,初始贝氏体相变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相变开始温度是510℃,贝氏体相变结束温度是455℃.虽然试样实际所经受循环的最高加热温度达到1085℃,持续时间2.5
加氢裂化是主要的原油炼制工艺之一,因装置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氢气和烃,且在高温高压下操作,故要求密封可靠,阀门采用截止阀.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截止阀阀杆螺母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断裂阀杆螺母的主要合金元素符合铝黄铜化学成分标准规定,表明阀杆螺母材质经长期使用未发生材质化学组成改变.由金相分析分析可见,这种高强度铝黄铜组织由α+析出相组成,应属正常组织.断口分析显示,断口内壁附
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晶因瓦合金(Fe-36wt.%Ni),通过热处理改变了其晶粒尺寸,并对不同样品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以及对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以及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因瓦合金样品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其延伸率则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相对于热处理样品,镀态样品表现出最大的拉伸强度(~1.36GPa)和最小的延伸率(6%).所有样品的拉伸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