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传热条件下给定循环周期和输入能的内可逆热机最大效率时的最优构型

来源 :2006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辐射传热条件下给定循环周期和输入能的内可逆热机最优构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出了最大效率时热机的最优构型为八分支结构,其中包括两个等温分支、四个最大功率分支和两个绝热分支.利用泰勒级数展开的方法得出了各分支过程的时间和热源及工质温度的计算方法,并与牛顿传热规律和线性唯象传热规律下最大效率优化的结果,以及辐射传热条件下最大功率优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一种基于吸附制冷技术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满足冷、热、电负荷需求时能源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并以应用场合负荷需求作为计算基础,得出具体的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策略,同时验证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指出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模式与能源价格有关,在天然气价格不变时,电价越高,联供系统运行经济性越好.
本文结合Peng-Robinson(PR)方程和vdW混合规则关联计算文献提供的HFC/HFC、HFC/HC和HC/HC三类混合物的气液平衡数据,提供了39种二元混合物的关联交互作用系数kij.通过定义每种制冷工质都存在一个混合因子ki,建立了山混合因子共同作用产生混合物交互作用系数的推算模型.文章通过最小二乘法给出了10种HFCs和3种HCs工质的混合因子ki,然后利用该模型近似给出78种HFC
利用中温太阳能为甲醇分解的吸热反应供热,可以将中温太阳能转化为合成气燃料的化学能,同时提高燃料热值和太阳能的可用性,还可以实现太阳能与化石燃料的互补.本文首次研制了5kW热功率的抛物槽式太阳能甲醇分解一体化实验装置,该装置的研制遵循太阳能热化学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原则和建立的太阳能甲醇分解反应器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太阳能甲醇分解的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器可以为甲醇分解提供200~300℃的反应温度,在
建立了燃气内燃机驱动的制冷样机,测量了制冷机组的工作性能.样机在名义工况条件下的总制冷量约为595kW,其中余热吸收制冷量为总制冷量的21﹪,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1.82.测量与计算结果表明机组制冷量的最大偏差小于2﹪,性能参数(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偏差不大于4﹪.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内燃机转速的降低样机的制冷量下降,但其能源利用率却随着内燃机转速的降低而升高,表明优先调节内燃机的转速可保证机组在部
本文介绍了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的不同方式,对利用余热制冷进气冷却的回热燃气轮机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且分析了压比,流量比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与回热循环比较,指出利用余热制冷来进气冷却的方式是提高燃气轮机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为有效回收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内的中温中压能量,先通过回收热源能量将中温中压稀氨水加热至过热蒸汽状态,再将其用于三种改进方案:1)经透平膨胀降压,其能量直接转换为动力输出;2)、3)作为引射器工作流体,使得透平背压和蒸发器压力降低,其能量间接转换为功、冷输出.当能耗不变时,相对于基本循环,三种方案的(火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9﹪、0.8﹪和0.7﹪,为有效回收利用系统内部能量提供了新途径.
基于冷却空气量与透平进口温度、燃料、叶片材料以及冷却介质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发展了一个能够较为详细的模拟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的模型.利用已知的燃气轮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确定了模型关键参数的可选择范围.作为应用示例,对西门子V94.3燃气轮机进行了模拟,推测了其冷却空气分配规律,在合理的参数下得到了与公开发布的数据较为吻合的结果.计算表明此计算模型能够揭示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的一些详细信息,可以为燃气轮
基于对太阳辐射(火用)的分析,本文研究了外层空间太阳能集热表面的(火用)转化过程与效率,并以获得集热表面(火用)转化效率最大为条件,理论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集热表面的最佳工作温度,给出了火用转化效率与系统工作温度及最佳工作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对影响最佳工作温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水蒸气的热物性进行了研究.利用TIP4P模型,对现有的不同经典状态方程在饱和区附近的水蒸气压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相应状态下较适合的状态方程.最后还对模拟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进行了研究.
建立受传质不可逆性、质漏以及内部耗散等多种不可逆性影响的一类广义不可逆四源化学势变换器的新循环模型,分析这些不可逆性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导出了循环的泵能率和性能系数间的基本优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