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解毒调肝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各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肝脏慢性损害和炎症,是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其过度沉积的结果,也是慢性肝炎进一步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重要环节。众多细胞因子调控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激活HSC并促进其表达ECM的关键因子,是公认的最强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1-2)。本文通过观察化浊解毒益气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化浊解毒调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 REG)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胃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可能和幽门螺杆菌(het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免疫机制异常、高胃酸分泌、胆汁反流等有关。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Hp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介导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因子(cyto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在我国发病率近十年来呈上升趋势。因UC治疗难度大,疗程长,且治疗后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已被WHO确认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笔者在多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泄浊升清,解毒祛癖”之泄浊解毒方,临床疗效肯定。现采用TN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优势。UC在中医学归属“休息痢”、“久利”、“泄泻”等范畴,笔者通过多年临证实践,认为“浊毒内蕴”是该病的主病机,并采用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UC模型,经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后,对大鼠病变组织中IκB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持续或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以直肠、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近年来我国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加之缠绵难愈,复发率高,且有癌变倾向,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因此有关其病因病机的探讨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己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密切相关,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根据中医“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和体病相关的理论,分析研究NAFLD患者的体质特点,与临床相关检查指标的关系,为运用体质可调理论,预防和治疗NAFLD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通过乙醇灌胃法制备ALD大鼠模型。在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免疫组化法探讨在ALD形成过程中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合生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探讨化浊解毒方药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而进一步了解化浊解毒方药在治疗ALB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有效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限于直肠和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为主,病情轻重不等,并可发生严重的局部与远处并发症。自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笔者以泻肝健脾、平调寒热法内服配合自拟灌肠治疗UC,取得了满意疗效。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是由于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引起脾静脉瘀血,从而出现脾脏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的一种综合症;是晚期肝硬化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肝硬化症状合并脾肿大、一种或几种血细胞的减少。其发生率在50%左右,其中白细胞减少为11%-41%,血小板减少为15%-70%;Bashour等报告,高达64%。发挥中医药特色,结合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益气健脾法治疗脾虚型肝硬化脾功
化浊解毒调肝方是李佃贵教授的经验方,该方由田基黄9g、红景天9g、绞股蓝9g,鳌甲12g,三棱6g等9味中药组成。诸药合用,共奏化浊解毒,软坚化结调肝之功。近几年来,笔者应用化浊解毒调肝方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深入探讨该方治疗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笔者采用未灭活的猪血清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该方对大鼠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影响。
肝纤维化是指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肝硬变的早期和必经阶段。健脾活血方是邓铁涛教授应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治疗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本实验通过建立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了健脾活血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 )、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