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亚洲获奖影片为例

来源 :中国长三角高校影视戏剧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亚洲影片,可以归纳出影片的一些获奖“气质”或者共性特征: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具有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特征;影片具有人性拷问的震撼力;具有“问题”意识;艺术表达具有的独立性。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文人闲居所用的燕居服的概念、形制及其他相关文化现象,认为燕居服是古代礼制文化发展和文士群体壮大的共同产物.燕居服既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一个重要的研
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你们好!来到西安这座古城,笔者觉得很开心,很亲切.今天上午的开幕式我觉得特别成功.笔者已经从教35年了,在影视教学岗位已经有这么长的时间,
早期西方电影所展示的东方女性形象非常的单一化、片面化,尤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借助华人女性角色的设置传递对中国的负面揣测,这种几乎成为定式的人物塑造,折射出
很感谢主办方邀请来参加这次精彩的短片电影启动会,今天可能更多地会读稿子,因为之前的翻译员都要求尽量按稿子来读,这样可以减少翻译员的负担.这20年中笔者在澳大利亚运营了
文本是虚构的整体,是外在世界的幻象模仿。绝对“真实性”是构筑于虚拟的基础上,来源于现实的参照。无论是自然主义的努力,还是现实主义的孜孜以求的“真实”,都在艺术虚构的背景
中国电视剧理论与批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电视剧的发生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制播于1958年6月15日,已知的中国大陆第一篇论析电视剧的文章是欧
新世纪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女性群戏”电视剧创作现象,两岸三地共有17部电视剧播出.这些电视剧将女性作为绝对主角加以集中刻画,是研究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及女性问题的最
媒介融合的新常态对电视提出更高的经营要求,现阶段电视发展策略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电视自身供给侧的调整上,如何降低电视媒体运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如何化解电视的过剩产能?如
本文选择《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因为它能够回答两个问题:第一,追求电视剧的市场效应是否意味着要抛弃艺术追求?第二,现代影视剧是否应该以国际审美为标准
影视配音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建国初到20世纪末,影视配音行业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辉煌和衰落四个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