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锐钛矿相TiO2(101)表面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来源 :2010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了水分子在锐钛矿相TiO2(101)表面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水分子在此表面上的吸附形式以分子吸附为主,而且其解离吸附将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分析水分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力、成键方式,区分了分子吸附与解离吸附之间的差异,同时发现偶极相互作用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绝热势能面的计算表明水分子沿[010]方向的扩散势垒比[111-]/[1-1-1]方向的扩散势垒要低,即水分子在这个表面上的扩散是各向异性的。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氟聚合物PVDF来氟化TiO2,并且研究了其氟化机理和光催化性能。XPS结果表明在TiO2和PVDF层的界面上存在F-Ti键和C-F--Ti结构。在紫外光下,PVDF氟化的TiO2(PVDF/TiO2)表
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半导体的缺陷以及能级状况密切相关异相催化条件下,表面缺陷易被修复而失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把目光投向了亚表面缺陷(subsurface defect)的研究。
以鲱鱼精DNA为对象,研究了紫外光(UV,λ200-275nm)和暗反应(Dark)或紫外光照射TiO2对DNA光损伤和光催化损伤特性,采用凝胶电泳和HPLC法分析探讨了DNA在不同条件下损伤的变化过程
为了研究Si掺杂对锐钛矿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吸收的影响,揭示Si掺杂TiO2发生光吸收红移的原因,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纯TiO2及Si掺杂TiO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
会议
研究了二氧化钛的相结构(锐钛矿、金红石和混晶)和形貌(空心结构)等因素对有机污染物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的影响,以及表面氟化对苯酚降解及中间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本文通过非水溶剂热法合成了表面富含大量水分子的高活性锐钛矿TiO2纳米晶。实验结果表明TiO2纳米晶的表面含有大量以氢键方式结合的化学吸附水,其可见光光催化降解RhB的效率
近年来,半导体催化剂己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高效净化空气及水技术。本文详细研究了新型光催化剂铋氧碘化合物的组成、微结构和不同波长下光催化性能的关系。首先用沉淀法制备了
会议
采用醇解-醇热法合成了{001}面暴露的纳米晶TiO2。通过对醇热时间、温度及钛源、醇源的调变,详细研究了纳米晶TiO2的形貌、结构及生长机理。同时以光催化选择性氧化甲苯为探针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iNbMoO6和KTiNbO5,通过Fe(NO3)3和Ce(NO3)3进行阳离子交换制备相应的样品。采用XRD、FT-IR和UV-vis DRS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和光谱响应进行表征,采用红外光
本文主要研究了介孔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1)在溶剂蒸发自组装方法中引入无机造孔剂,合成介孔SrTiO3和BaTiO3;(2)利用反应模板法合成介孔MGa204(M=Zn、Ni、Co);(3)利用脱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