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牙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16国际口腔及颅颌前沿研究研讨会暨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体牙骨粉促进兔颅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于实验兔心脏采血5ml 制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并进行组织学分析;于实验兔的颅骨顶制取4 个直径5mm 的圆形骨缺损,随机植入自体牙骨粉混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自体骨、自体血凝块。术后4 周、12 周对骨缺损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并计算新骨生成率和新骨密度。
其他文献
在咀嚼过程中,种植体及其周围整合的骨组织构成了特殊的摩擦副,牙种植体会承受不同大小、方向及种类的载荷,在种植体-骨界面必然发生复合微动损伤,导致植入体松动甚至断裂,严重影响相关器官的运动学和生物学功能。然而目前有关生物材料的微动摩擦学研究大多局限于植入体如口腔修复材料等的摩擦学性能评价,针对人骨微动摩擦学特性的研究因试验手段的限制而被忽视,因此有关下颌骨皮质骨/植入体界面间复合微动特性研究具有重要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TMJ-OA 的仿真动物模型,检测UCHL1/PGP 9.5 在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及变化,探讨UCHL1/PGP 9.5 在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8 周龄雌性Wistar 大鼠60 只(山东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5 个实验组(n=10)与1 个对照组(n=10),通过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合面粘结正畸方丝制造咬合创伤,建立颞下颌
Object: Although siRNA/microRNA-based gene therapy has enormous potential,it is severely limited by a lack of specific cell-targeting delivery systems.Anti-osteoporosis gene-based drug development str
目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载BMP-2 基因PLGA 微球具有一定促进成骨作用,但是效果不理想。有报道证明生物材料植入会引起机体局部的免疫反应,影响骨形成。已知阿司匹林是传统经典的抗炎药物,在大鼠颅盖骨临界骨缺损模型中可以抑制TNF-α和IFN-γ,促进骨形成。因此本研究拟对前期所制备的PLGA 微球进行修饰,并研究其体内外促进骨形成作用。
Objective: Congenital deafness resulted from reduced cochlear fun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birth defects of newborns.Artificial cochlea implantation may effectively treat profound sensorineural
3D 打印技术目前已被用于口腔领域,其中3D 打印个性化牙根成为即刻种植的优化趋势,同时这项技术能很好地控制材料表面微米级别拓扑结构。此外,钛种植体表面纳米结构的修饰对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生长以提升种植体的生物性能也非常有意义。本实验通过比较钛表面不同拓扑结构对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研究微纳复合种植体促成骨的生物学性能。
目的:纤毛是一种毛发状突出于细胞表面的一种非常保守的细胞器官,从原生生物到哺乳动物细胞都存在。根据结构和功能,纤毛分为运动纤毛、节点纤毛和初级纤毛。其中初级纤毛体型微小但结构复杂,具有重要的感官作用,能感知细胞外机械和化学信号变化并协助其转导至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细胞应答。初级纤毛自身不能合成其组装、维持和分解所需的蛋白质,必须依赖于鞭毛内运输(IFT)系统,即鞭毛内运输蛋白(IFT 颗粒)。鞭毛内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浓缩物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兔颅骨缺损早期修复的效果。方法:于实验兔双侧股骨各抽取骨髓2 mL,对浓缩前后的骨髓进行细胞计数并做细胞培养;于实验兔心脏取血5ml 制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并进行组织学分析;在实验兔的颅骨顶制取4 个直径5mm 的圆形骨缺损,随机植入自体骨髓浓缩物混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自体骨、自体血凝块。术后6 周对骨缺损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并计算新骨生成率和新骨
目的:本项目在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血管钙化联合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研究OPG/RANK/RANKL 系统在牙周炎对血管钙化影响的可能作用。方法:SPF 级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4 组,正常对照组(C 组)、血管钙化组(VDN组)、牙周炎组(CP 组)和牙周炎血管钙化联合组(CP+VDN 组),并按照相应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取血清、胸腹主动脉及含上颌第二磨牙的上颌骨进行实验。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是造成成人牙齿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全身多种系统性疾病相关,治疗困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牙周组织再生(包括牙槽骨、牙骨质及牙周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再生)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研究课题,间充质干细胞及组织工程技术为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可能。间充质干细胞是中胚层来源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中含量最为丰富,但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