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城看历史说文化

来源 :湿地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传承的民族,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微观的家族血脉的传统的传承,也体现在宏观的区域文化传承.与之相应地,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可以是事件、人物、建筑甚至动植物等等.这种记忆凝练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影响着当地人的风俗甚至品格,对于城市凝聚力量、自我推广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城市历史记忆的定义、形成与现状,结合对河北省衡水市城市记忆的追寻与思考,重申城市历史记忆的历史与时代价值,并为城市历史记忆的发掘与发扬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充分理解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在新时代下的内涵及关系,是有效指导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从三者的理论发展、概念界定、评价指标以及建设现状四方面辨析新时代下三者的内涵异同.三者是城市生态化建设三个逐级渐进的三种模式.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经阶段和有效手段.
目前城市景观存在局限,既有城市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也有过度设计的植物景观丧失的有效生态作用,又存在面对碎片化和互联网对城市人居活动的影响不确定的问题.《雅典宪章》的局限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被解决,城市人文生态的演替需要保护与发展并举.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面对我们的自然、历史、人文,正视历史、直面未来、强化特色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本文研究如何用景观格局的迭代和人文生态演替的方法,实现人与城市的共赢、城
根据气候变化,导致都市的热岛效应加速.于是,韩国政府决定实施"生态保全协力金"政策,针对都市中落后的广场进行生态复原.
一直以来,"水"是从花园到景观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如今水的问题和生态问题紧密结合,而且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尺度上.在凡尔赛这片土地上,弗洛伦思·梅歇尔事务所参与了整个绿道的改造和所有的水景结合项目,在如何提升生态质量和景观效果方面,进行了许多独特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棕地再生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问题复杂的严峻挑战,在城市建设的不同层级领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每一层级的决策都与其上层和下层关系紧密.因此,必须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级认知体系,明确不同层级涉及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行动,才能针对具体层级做出明智的选择.本文从全球、区域、城市、片区及建筑5个层级对棕地再生的行动战略进行论述,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经验的交流;在区域层面整合资
以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最大的洲滩新济洲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7月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QuickBird、2008年13个鸟类聚集区的空间分布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传统"千层饼模式"生态适宜性分区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的鸟类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对适宜性分区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研究表明:研究区域鸟类的景观安全格局由4个源、3条生态廊道、2个战略点构成;生态适宜性分区优化后,2条生态廊道所经地段由低生态适
衡水湖湿地曾经孕育灿烂的文明,但过去由于农业开垦和兴建水利工程,逐渐演变为干涸状态.如今,衡水湖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已是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并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希望衡水湖的管理者在未来能本着对自然生态负责、对历史负责、对百姓负责的态度,谱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
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城市病,交通拥堵、效率下降,环境污染、健康水平下降、突发事件增多,公共安全受到极大的挑战,还包括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当前的矛盾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供求矛盾,城市空间较为局促,广大居民又需要更多的绿地,这就出现了供求矛盾.因此,首先应构建城市绿楔与通风廊道,合理布局公园覆盖率,增加公园数量,构建城市级战略绿地完善的公园体系;其次是重视山水格局,营造特色城市空间,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打破千
湖泊是湿地的一种类型,具有特有水文和生态功能.但作为城市中的湖泊湿地的服务价值更因其稀有而珍贵.衡水湖是城市湿地中单体最大的湖泊,其重要性和脆弱性交织.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加而产生的胁迫,衡水湖在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面临巨大压力.如何促进湖-城一体化协调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绿色发展是根本,必须坚定地高举生态文明的旗帜,定位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动衡水市可持
以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为例,探明了其在中国分布区及分布温、湿度阈值,根据对中国北方城市风景园林常用树种调查结果,评价了各树种对天牛的抗性,抗性序列结果可直接用于指导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树种规划.探讨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树种有害生物成灾原因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