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Bβ-链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h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目的对1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了表型和基因型分析,以探究该病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吸取上层血浆用血凝仪检测APTT、PT和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活性和含量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以常规酚 -氯仿法抽提家系所有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以检测基因突变,突变位点进一步经相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100例健康献血者做正常对照。
其他文献
为验证新的汞前处理方法,在本次实验中进行4次重现性验证,同一样品汞含量的平行值重复性较好,除第1次外,其他3次重现性均较好;4次实验中的校准曲线线性重现性非常好,斜率和截距变化不大,均在合理变化范围之内;初次实验中标准样品的汞含量测定值与理论值大部分不相符,经分析标准样品中汞元素不高,使得消解液中的汞的含量在检出限以下,导致仪器误差的增大,通过在验证实验中加大标准样品的取样量顺利地解决问题。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1 岁.全身反复红斑、丘疹、水疱伴剧烈瘙痒10 个月.10 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胫前出现弥漫绿豆至蚕豆大、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红斑,部分红斑上密集针
膀胱肿瘤的复发率较高,有效的预测和监视膀胱肿瘤的复发将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传统的检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用于检测细胞内染色体的改变,在
为了研究1例类孟买型的分子机理,在血清学方法初步鉴定先证者为A类孟买型的基础上,用PCR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第6、7外显子、FUT1基因(H)和FUT2基因(Se)的编码区序列,PCR产物经
以草麻黄幼苗的幼茎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草麻黄幼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1mg/L 2,4-D+0.2 mg/L KT
昼夜节律钟是最普遍的一种生物节律,可以使得生物体维持着近似24h的动态节律.它由转录、翻译的反馈回路系统组成.蛋白激酶CK2是一种极保守的、功能广泛、底物众多的蛋白激酶,
干细胞介导的治疗性血管发生正逐渐成为血管再生研究领域新的热点,内皮祖细胞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对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性血管发生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对一株从食草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放线菌菌株(XW5),以秸杆粉和麸皮为底物,进行固态发酵,并提取纤维素酶粗酶.采用DNS法,进行酶活测定,研究发现该菌株的固态发酵酶活为4-7u
不久前,由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主办,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承办,重庆市财政局、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中集物流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会计学
研究了pH值对黄鳍鲷肝、胃、肠3个部分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比活的影响.结果显示,黄鳍鲷肝脏、胃和肠道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7.0、2.8和7.4,脂肪酶最适pH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