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来源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009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干预作用。 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7周造成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设立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卡托普利组,分组治疗7周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N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质量指数(Im.LV)为指标评价左室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结果:①模型组大鼠Im.LV、LVDd、IVSd、EDV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穴位埋线、卡托普利均能使其降低(P<0.05或P<0.01),且两者的作用相同.②模型组大鼠LVEF、FS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穴位埋线能提高心衰大鼠的LVEF(P<0.05),但卡托普利提高LVEF的作用不够明显(P>0.05);穴位埋线、卡托普利均有提高心衰大鼠FS的趋势(P>0.05)。 结论:穴位埋线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射血功能和心脏结构,具有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
其他文献
颞叶癫痫(TLE)是癫痫的一类较常见类型,其手术的有效性已得到公认,对致痫灶位置和侧别的判定是手术治疗的前提和关键。颅内电极长程视频脑电监测(IVEEG)是癫痫外科重要的术前评估方法,在致痫灶的定位、定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1-3),我们将IVEEG用于无创评估方法难以定位、定侧的颞叶癫痫,现将应用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始建于1973年,2006年新任医院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推拿科的发展,适时抓住发展机遇,于2007年做出了成立推拿疗区的决策,自此,推拿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我科的总建筑面积约4 000 m2,设有特需病房2间,高级病房2间,普通病房22间,总床位数80张。
本文利用SPSS对我校某学院科研产出相关指标的进行实证分析,寻找科研产处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指导工作。相关性统计显示,项目级别、科研经费和职称三个影响因素与论文、专利和科技成果三个科研产出指标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项目级别和科研经费与科研产出指标的相关程度比较高,说明科研产出量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科研项目的水平与经费投入的规模。Stepwise线性回归模型显示,科研经费和项目级别是论文产出的显著性影响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病,相对西药的耐药、依赖、成瘾性,针灸对失眠的治疗优势是肯定的。目前针灸治疗失眠主要以调心安神及调整阴阳为主,调肝法虽相对应用不多,但对于某些顽固性失眠仍有不错疗效。现就近7年针灸治疗失眠的近况作一简单综述。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走罐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纤维肌痛综合症的患者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片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浮针结合走罐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疗效优于阿米替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期给予药物结合针灸治疗,缓解期给予针灸推拿治疗。结果:治愈51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有效率9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病程短,适合广泛应用。
目的:探讨超短波加中药保留灌肠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超短波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该疗法的总有效率83.81%。结论:超短波加中药保留灌肠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2006年6城市调查报告显示,普通成年人在一年内有过失眠的比例高达57%,其中53%的人症状持续超过一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美国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日本为2l%、加拿大17.8%、芬兰11.9%、法国19%,20%~36%的失眠患者病程超过一年。失眠属中医“不寐”、“不得眠”、“目不瞑”范畴,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表现有入睡困难,也称“起点
目的:介绍丹田气感诱导橡皮膏这一气功辅助产品。方法:从气功练习的现状与发明背景,丹田气感诱导橡皮膏的药物组成及制作,功效特点,作用机理等几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论:丹田气感诱导橡皮膏可以培养气感,还可以直接刺激身体的穴位,结合药效达到强壮身体的功效,值得生产推广。
目的:观察电针对脾虚证大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SD雄性幼鼠按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只/组)和造模组(64只/组)。造模组采用利血平腹腔注射、大黄灌胃联合饥饱失常法建立SD雄性幼鼠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再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32只/组。针刺组给予电针治疗,根据电针治疗时间不同将以上3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7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