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瘤中场MR诊断与鉴别诊断

来源 :第九届全国临床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安徽省放射学第八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mpire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脊膜瘤中场MRI表现。 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膜瘤17例。使用MR美国GE0.5T-Signe contour扫描仪,行常规矢状位,轴位,增强加冠状位扫描,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信号、椎间孔的改变及增强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MR定位正确率100%,颈段4例,胸段13例,肿瘤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平均直径为1.86cm,2例信号欠均匀,15例均匀等T1等T2信号。17例增强扫描患者15例均匀强化.2例强化不均匀。呈宽基底附着于硬膜,邻近的硬膜增厚,6例出现“脑膜尾症”,1例出现裂隙症。 结论:脊膜瘤中场MRI表现与高场MRI表现基本一样。具有诸多特征性表现。在观察和分析时应注意椎管内硬膜内和硬膜外其它肿瘤进行鉴别。最后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其他文献
医生在用影像设备和技术为就医者进行检查时,存在着业务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等方面知识程度的不同,诊断的水平也就受到影响,这与医生的心理因素有着相应的关系。如果注意了这些心理因素有利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减少误诊和漏诊。本文就心理倾向、仿效与从众、动机与愿望等心理因素在临床上对疾病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影响,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并与同仁加以探讨。
本文所说的读片,是指阅读普通x线片、cT片及MRI片。文章指出要读好片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仁慈的爱心。
目的:探讨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liofemoralvenous thromhosis,I-FV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3例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分别使用或组合使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顺行法保留溶栓导管、Amplatzz血栓消融器(ATD)和髂静脉血管支架植入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综合治疗1~4周后,痊愈、明显有效及有效各1例。结论:综合介入方法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快捷,有效,又可防止
肿瘤的介入治疗已开展得较普通,而对于贲门癌介入结合外科治疗较少见于文献报道。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早、中、晚期贲门癌进行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将其中20例资料较完整的病例进行了总结。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介入科从2006年4月~2007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例选择中央型突出物偏大或多节段突出且临床症状较重者32例,选择性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结果: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盘切吸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均获成功,随访1月~10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属于非血管介入的一部分。70年代全身CT机问世以后,由于其分辨率高,影像无重叠、定位准确,很快就被用来作为非血管性介人的工具。1976年haaga等首次报到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得到组织学诊断,认为CT导向比其它导向技术更方便、准确,开创CT介入的工作。特别是弹簧芯状活检针的问世,以其快速安全,使其广泛地应用到临床。笔者在进修期间,多次参与应用弹簧芯状活检针经皮穿刺活检组织
目的:介绍经皮穿刺胰管引流及胰管支架植入治疗胰腺癌胰管梗阻的介入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影像学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晚期胰腺癌伴胰管梗阻的4例患者,在CT和DSA联合导向下,行经皮胰腺穿刺胰管外引流和支架植入术。结果:4例患者胰管引流及支架植入术均获成功,未出现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脂肪泻症状完全消失2例,明显减轻2例;上腹部疼痛明显缓解4例。随访3-10个月,症状持续缓解时间3-7个月,平均4.8个月
螺旋CT导引经皮穿刺多弹头射频治疗癌肿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自2000年7月应用多弹头射频治疗仪治疗癌肿45例,本文论述了45例肿瘤射频治疗的CT影像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1mm×1mm×1mm栓塞,栓塞程度50%~70%。结果:术后1天白细胞即可回升,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于术后3天和2周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术后1个月趋于稳定,恢复至正常水平或基本接近正常。无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CT导引下穿刺活检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阳性率,以便准确地选择穿刺方法,并给初学同行者一点启示。资料与方法:采用CT导引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43例,CT导引下粗针穿刺切割活检203例,CT导引下粗针穿刺抽吸+切割活检35例,对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阳性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相对较安全,并发症较少,阳性率79%。粗针穿刺切割活检相对并发症较多一点,阳性率96%。粗针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