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脊柱结核合并截瘫16例临床报告

来源 :二O一一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胸椎结核合并截瘫进行性加重患者的疗效。
  方法:16例颈、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单纯病灶清除侧前方减压术、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结果:先保守治疗,后手术治疗3例未愈,其中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按急诊处理,单纯病灶清除前方,侧前方减压术10例好转,痊愈,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3例痊愈,截瘫好转、治愈率达92.3%。按急诊处理,病灶清除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明显好转,2例术后瘘管形成,1例术后复发,行二次手术痊愈。
  结论:截瘫进行性加重患者,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颈、胸椎结核,减压充分,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喉结核的基本情况,探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喉结核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对cC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结果:6C早期运用于喉结核可迅速消除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器官的功能。  结论:喉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易误诊误治,医生应提高对喉结核的认识,早确诊,早用GC。
目的:探讨以肺门及纵隔肿块表现的罕见胸内Castleman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分型、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方法:总结分析一例先后疑诊为肺癌,肺结核的胸内Castleman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临床分型、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复习。  结果:本例为44岁女性,经手术明确诊断,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以肺门及纵隔肿块表现的胸内Cas
目的:对120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抽液前后肺功能进行分析,指出要早期大量连续柚液,防止胸膜粘连,肥厚,防止形成包裹。  方法:诊断经临床,B超和X线检查确定;检查使用国产(上海)FJD-80单筒肺量计。按常规操作方法,专人检测;在胸透,B超指导下,对120例进行抽液治疗;B超检查胸液消失或微量抽不出为止。  结果:病程3周以内,及时抽液对肺功能影响明显减轻;病程3周以上者遗留肺功障碍者多,且程度较重
目的:收集经药物敏感试验证实的广泛耐药肺结核病例,探讨其影像学特点。  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资料完整的72例广泛耐药肺结核(XDR)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74例耐多药肺结核(MDR)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动态变化情况。  结果:(1)XDR组病灶侵犯3个肺野以上多于对照组;侵犯3个及以下肺野明显少于MDR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DR组合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方法:了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因素,给予患者有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MDR—TB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表现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及其他方面。  结论:MDR—TB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必须提高治疗依从性可采用直接面视督导下治疗(DOT),对药物不良反应早干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目的:探索应用芦荟胶治疗脊椎结核患者压疮的效果及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4月我科共收治脊椎结核患者23名进行压疮的基础治疗和特色治疗。  结果:经上述治疗,压疮疮面愈合24处(85%)。 I°压疮愈合时间为2-3 d,Ⅱ°压疮愈合时间为3-7d,Ⅲ°压疮7-15d也基本愈合,并能减少结痂与瘢痕。  结论:脊椎结核患者治疗期间易发生压疮,芦荟胶使压疮愈合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上的临床意义。  方法:2003年5月至2009年3月,对本组273例均行肺叶(全肺)切除加肺门和同侧纵隔的淋巴结作整块切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结果:清扫同侧纵隔淋巴结(N2)共7121枚,阳性率15%,其中ⅢA期阳性率57%。肺门淋巴结(NI)259枚,阳性率12%。在阳性的淋巴结中,长径最小2mm,最大30mm,在阴性的淋巴结中长径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  方法:对我院54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和术后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例存活3年,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全部良性肿瘤患者至今健在,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巨大纵隔肿瘤一经确诊,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本文介绍了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文章记录了患者入院治疗的经过及治疗结果。患者住院期间,经抗结核、抽取胸腔积液、保肝、提高白细胞、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等治疗。颅压正常,脑脊液蛋白含量渐下降,氯化物含量渐恢复,肝功能正常、白细胞正常,症状好转,胸片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治疗4月左右,予以醋酸泼尼松减量。早上30mg用量不变,先将晚上醋酸泼尼松用量由lOmg减量为5mg。半个月后早晨醋酸泼尼松减量为25m
目的:探讨胸腔镜介导下高频电刀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3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正规抗结核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可弯曲式电子胸腔镜介导下高频电刀探头烙断肥厚粘连带,活检钳清理粘连带,抽吸残余积液后放置闭式引流管,促进肺复张。  结果: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91.7%。  结论:胸腔镜介导下高频电刀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有效、安全,损伤小,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