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影响的TST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ter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TST客观定量评估电针对ACI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发病72小时内入住佛山中医院神经内科,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ACI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电针+基础治疗)31例、对照组(基础治疗)30例;②采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等方法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ACI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4d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变化;③运用TST技术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4d的TST测试值(TSTtest),另选健康人组20例作参考值对照;④评估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⑤分析TSTtest与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yield of four 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EBUS) characteristics in predicting the malignant or benign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 nod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
会议
目的:探讨蛋白质Z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访研究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其中35例发生脑梗死事件,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检测研究对象及对照组血浆蛋白质Z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蛋白质Z水平为(944.01±285.72) n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231.68±439.55) ng/ml和TIA组(1291.34±339.42)ng/ml(P均<0.01
会议
Objectives 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bronchoconstrictor response to provocation by histamine in healthy adults by volumetric capnography, and to compare the relation between volumetric cap
会议
目的:分析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急诊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降压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早期强化降压组(40例)和指南标准降压组(4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和标准降压治疗.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4小时后2次头颅CT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早期强化降压组发病0~24h平均收缩压控制在145mmHg,24h内血肿体积扩大3例(
会议
例1患者男,50岁,因左侧面部阵发性放射痛5年、左听力下降3年,加重伴头晕、视物旋转、双下肢无力2天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0年.入院后颅脑CT平扫+增强:左侧延髓旁、脑桥腹侧偏右基底池内多个层面粗大的圆点或条形血管影,有轻度的占位效应,压迫脑桥,双侧额项叶白质区见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见于多个层面.CTA显示基底动脉延长、增粗、扭曲,基底动脉上段直径为9mm,并超过床突平面12 mm.诊断
会议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fibulin-5血清水平的改变与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15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发病72h以内)作为实验组,50例性别、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所有收集血清中fibulin-5的浓度,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然后分析fibulin-5与梗塞面积、梗塞部位、OCSP分型分组及神
会议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004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科、ICU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6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均经MRV或DSA证实CVST的诊断.
会议
目的:探讨妊娠和产褥期妇女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2年确诊为CVST的46例患者,其中12例为孕产妇,定义为实验组,34例非孕产妇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年龄偏小,病程更短,表现为癫痫和神经系统受损体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在D-二聚体、头颅CT结果阳性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会议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脑微出血灶情况,并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凝血功能变化是否与脑微出血灶相关.方法:本研究共入组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患者脑微出血灶情况,采用Child-Pugh分级及血白蛋白水平测定评估患者肝功能情况.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INR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浓度.
会议
目的:1)证实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小胶质细胞与T细胞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证明小胶质细胞可通过sFasL趋化T细胞进入梗死灶,产生相互作用,一起参与脑免疫炎症.方法:制备小鼠MCAO模型,并提取造模后不同时间点(6h,12h,24h,3d,7d)的脾脏T细胞与BV2小胶质细胞系共培养,从形态学、RNA及蛋白水平检测两种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用LPS/OGD刺激小胶质细胞,使用Elis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