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MRI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20例子宫肌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多发性肌瘤5例,单发性肌瘤15例。行MRI检查,共检出28个病灶。大小:大小不一,最大者约7.5cm×8.7cm×9.1cm,最小者约0.5 cm×1.2cm×2.2cm。形态:瘤体呈类圆形的有25个,不规则形态的有3个。边界:28个病灶中有4个较小的肌瘤边界模糊,其余的肌瘤边界清楚。信号:在T1WI上均表现为与子宫肌信号强度类似,在T2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号15个,等信号1个,高信号6个,混杂信号6个;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9个,均匀强化19个。部位:位于侧壁的肌瘤3个,位于前壁的肌瘤12个,位于后壁的肌瘤10个,位于宫底的肌瘤3个;粘膜下肌瘤4个,浆膜下肌瘤6个,肌壁间肌瘤18个。结论:(1)大小:子宫肌瘤的大小差异比较大,而MRI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最敏感方法,能检出小至3mm的子宫肌瘤。(2)形态:从病理来看,子宫肌瘤为实性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肌瘤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可形成假包膜。所以大多数子宫肌瘤在MRI上表现为形态规则,呈圆形或者椭圆形。(3)边界:肌瘤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所以在MRI上大多数肌瘤边界清楚,病灶较小时,病灶直径较小与周围子宫肌层对比度较差,会引起边界不清的表现。(4)信号:子宫肌瘤的MRI信号特征是在T1WI上,子宫肌瘤的信号强度类似子宫肌;然而在T2WI上呈典型均匀低信号。(5)部位:子宫肌瘤发生部位以子宫体多见,临床上,最常见是肌层内肌瘤。子宫肌瘤按其生长位置与子宫壁各层的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种类型。肌壁间肌瘤在MRI上肌瘤全部被子宫肌层等信号包绕,与子宫肌层信号相似,为均匀等信号,较大的肌瘤使子宫增大,超过其正常大小范围,宫腔弯曲变形,子宫内膜面积增加。粘膜下肌瘤在MRI上肌瘤周围有子宫内膜高信号覆盖,突向子宫腔,较大的肌瘤,MRI上看到一蒂与子宫相连的征象。浆膜下肌瘤在MRI上肌瘤周围有子宫浆膜高信号覆盖,突向子宫表面,较大的肌瘤,MRI上一蒂与子宫相连的征象。当肌瘤发展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产生临近脏器压迫症状。(6)周围信号改变:在T2WI上瘤体的周边常常可见高信号或等信号环状影。(7)其他改变:肌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多引起子宫形态及轮廓改变,表现为体积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轮廓不光整,宫腔受压,结合带可受压迂曲。MRI在诊断子宫肌瘤这个疾病以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肌瘤大小、形态、类型及其与子宫的关系,对子宫肌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大学美术教学自开办以来,在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大学美术教学的质量。为此,各大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美术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寻找大学美术教学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当前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魅力,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
目的回顾性探讨76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行充分的颌面部三维CT检查准备及心理干预,术后创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做好口腔护理,早期张口训练等。结果本组病例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收获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生长的过程。以“知”启“智”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创造发现、研究、探索、体验的机会,将他们的潜能展现,让他们的思维更活跃
2013年,是国网蒙东电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收官之年,更是国网蒙东电力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筑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坚实基
自20世纪以来,荀学研究渐成浩如烟海之势。而究其论域,亦无非心性、礼义、天人之类,主旨大体未离牟宗三“尊孟抑荀”的道学派言说,亦难得有洞见深入、蔚为大观者。而自80年代柯雄
妇科疾病经检查、诊断、治疗后需手术治疗者较多,为了便于医务者手术操作,减轻由于手术而“合理”暴露病人隐私部位及术后治疗、护理时患者的穿脱不便,及床单污染、交叉感染,笔者
为了解决传统机器人喷涂模型在喷涂工艺参数改变时会失效的问题,该文将喷涂工艺参数作为模型变量,研究多变量喷涂模型的建模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β分布的涂层生长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