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Ⅰ号岩体橄榄石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对金川I号岩体上部细粒二辉橄榄岩和含辉橄榄岩中的橄榄石进行了系统分析,试图进一步揭示硫化物熔离与岩浆分离结晶过程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汤中立院士提出的“深部分异-熔离,依次贯入”成岩成矿模式,同时对我国其他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橄榄石成因含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Cu-Ni资源的重要成矿类型,与Norilsk、Sudbury和Voiseys Bay超大型Cu-Ni硫化物矿床不同,金川Cu-Ni硫化物矿床在极小岩体中赋存单独的一个超大型矿床。本研究采用地下采矿区和钻井岩心的单矿物样品,利用He、Ne和Ar同位素组成示踪,结合理论计算,从流体挥发分探讨目前缺乏系统认识的成矿作用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香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位于新疆东部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内,分为东、中、西三段。香山中段已查明为一中型铜镍矿床,而在整个香山岩体中以西段杂岩体规模最大,但研究及控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对香山西段岩体特征、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作一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深部找矿预测。
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贫铂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典型代表,其铜镍铂族元素组成特征分析表明,力马河镍矿成矿岩体原始岩浆相当于苦橄质岩浆,矿石硫化物为二次熔离成因.
根据矿相学证据,本文指出:岩体中黄铜矿至少有三期,第一期黄铜矿产出在岩浆堆晶期,第二期黄铜矿产出在岩浆后期热液阶段,第三期黄铜矿产出在岩浆期后变质交代期。铂族金属矿物的赋存状态表明热液交代作用对铂族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文圪气岩体PGE矿床总体可以划分为3个成矿期次:堆晶期、岩浆后阶段热液期、热液变质交代期。总体来说,由于文圪气岩体受热液交代作用强烈,铂族金属矿物的产状表明热液流体尤其是岩浆后期
新疆东部天宇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位于中天山地块的北部边缘,北侧为沙泉子深大断裂,杂岩体位于矿区中部,出露于相对低洼地带,整体呈带状分布,总体走向49°,地表出露长大于1125m,宽6~70 m,杂岩体产状变化较大,主体向北陡倾,东西两侧倾角稍缓。杂岩体由辉长岩、辉石岩、橄辉岩、辉橄岩和橄榄岩组成,辉橄岩、橄辉岩和橄榄岩是主要的Cu、Ni赋矿岩相。本文主要采集了钻孔603的新鲜岩石样品,样品涉及主要的
凤太矿集区金矿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而逐步富集成矿:海西早期,经过喷流-沉积作用,形成了早期的含金热水沉积岩(矿源岩);晚海西到印支早期,板内造山活动活化、富集了热水沉积岩中的成矿物质,使金得到了初步富集;印支晚期到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活跃,促使金沿着走滑断层和节理带富集成矿,形成了凤太矿集区的主要金矿分布特征;喜山期、第四纪改造剥蚀成矿,形成沉积型砂金矿床.本文从凤太矿集区整体构造演化着手,结合典型
本研究测定了新疆图拉尔根铜镍硫化物矿床富硫化物矿石中的Re-Os同位素特征,得到图拉尔根的成矿Re-Os等时线年龄(265±9.2Ma),这一年龄与同构造带上分布的香山、黄山东、葫芦矿区在成矿时代上相一致,也有阿尔泰山南缘的喀拉通克铜镍矿的成矿年龄相一致,说明在二叠纪初期在新疆东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幔源岩浆侵入事件。笔者通过对比区域上不同矿床的γOs来判断壳源混染对成矿的作用,可以看出不同矿区的γOs
本文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作者采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不同构造类型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原位微区分析。文章对金属矿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简述。本次研究主要对不同矿石类型中的各金属矿物进行了总体分析,对于金属矿物的不同世代尚需深人探讨;此外,在研究金属矿物的同时,应结合非金属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岩浆演化史和成矿元素的富集分配过程。这
通过对金河岩体中主岩和包体岩石中贯入或穿插的黑色不透明物质的分析发现,其组成以微晶硅酸盐矿物为主,少量微晶石英,尤其产出微晶地幔标型矿物含钛磁铁矿和含铬自然铁;两者与硅酸盐矿物构成超显微熔离结构交生.研究认为,这种物质组成和特征,是具超临界和熔浆性质地幔流体的微观表现,其活动引发的交代蚀变表现为硅化、钠化和深源包体中暗色矿物由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退变序列.这一地幔流体作用微观踪迹的揭示,对于分析
金川矿床自发现以来,未曾间断其外围找矿的工作,例如对藏布太、青井子、小口子、野岌里等岩体进行了深部探索,在华北地台西缘及紧邻地区均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的矿体。近年来,通过对龙首山与南祁连的岩石地层、同位素的对比研究表明,金川矿床所代表的岩浆事件,或者说大火成岩省,至少包括祁连山、阿尔金造山带南部基底的范围,面积约6万k时。初步证实了祁连-龙首山前寒武纪陆块上在中元古代早期响应于Columbia超大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