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前冬连阴雨的环流特征及预测

来源 :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创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后,嘉兴前冬连阴雨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持续时间增强。小波分析其存在10~12a的长变化周期,2~4a周期是其主要变化周期。合成分析表明,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东亚,西太平洋副高偏北,以及高原北侧高压脊减弱,有利于东亚冷暖空气的持续交汇而形成连阴雨;东亚大槽较弱,欧亚盛行纬向环流,西太平洋副高偏弱偏南时,由于冷暖空气都不活跃,而导致出现连晴天气。前冬连阴雨与持续不断东移的冷空气影响有关,其前期主要影响系统是南亚高压,前期南亚高压持续偏弱(强),有(不)利于后期冷空气的南下影响,秋季以后西太平洋副高增强(转强),有(不)利于前冬连阴雨的发生。建立了前冬连阴雨的预测模型,拟合率达81.5%,对近10多年的前冬连阴雨预测准确。
其他文献
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模拟的气候资料,分析了近千年来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特征,并探讨了该地区夏季降水对环流场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千年来,中国东部夏
会议
职业伤害是指与工作有关的伤害,世界卫生组织职业专家委员会在1989年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每年约有18万职业死亡,有1.1亿人在工伤事故中受伤。在欧洲,每年约发生10亿次工伤事
本文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56a来华东地区降水、气温变化以及ENSO的变化,结果表明,华东地区的降水、温度、海温(△SST)以及南方涛动指数(△SOI)的月距平序列中都存
会议
本文采用温度、露点距平,对衢州区域高空年、季温度、露点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衢州区域高空气候,80年代突变降温(变冷),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突变升温(变暖),年平均露
本文选用华东地区15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6-8月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华东地区夏季最高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以北夏季最高气温
会议
一些研究指出,2008年1月蒙古高压极端异常是造成“0801南方雪灾”的中高纬环流原因之一,但月平均环流的分析不足以充分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本文利用58年(1951~2008)1.10.~2.2.
会议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回值的计算,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此次极端事件与异常气候背景的关系进行了
会议
通过对宁波市50多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宁波市本地气候有气温明显上升、强降水日数增加、日照时数减少、相对湿度下降、低云量增加、风速减小等趋势,同时极端灾害性天气
会议
本文使用ERA40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冬季200 hPa东亚沿海到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WPJS)南北位置异常与北太平洋冬季海表加热和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异常的关系。研究显示,东亚-北太平洋
会议
利用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候数据,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1959~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