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技术探讨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油菜初花期一次用药,每公顷用50%速克灵WP600~900g、36%速杀菌WP1 500g和50%山达菌克WP1 350g,对油菜菌核病的防病效果为50%左右;当每公顷用50%速克灵WP1 200g时,防病效果可达到70%以上。每公顷用50%多菌灵WP4 500g,其防病效果只有20%~30%。在油菜植株始见70%左右一次分枝花序结角时用药,对菌核病可获得相对最佳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时间的提前或延后,防病效果均逐渐下降。在油菜花期用药的基础上,于结角期适时进行第二次用药,防病效果可得到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经鉴定,2006~2008年黄淮海地区玉米小斑病菌优势小种为O小种.35份主栽品种中抗病品种占20%;中抗品种占74.3%;感病品种占5.7%.致病力不同的小斑病菌菌株连续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继代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研究小组展示了一种节能型OLED技术,有望将OLED显示器的耗电量最多减小40%。他们采用了一种能够减少OLED屏幕像素发光能耗的颜色色谱,使用这种节能色谱显
【摘 要】所谓电子文件,简要来说是指人们在计算机上,使用一定的处理方式所形成的信息组合。说得更具体一点,则是指在计算机或数字设备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格式的,且必须依赖计算机或者其他数字数码设备才能进行阅览、处理的文件,就叫做电子文件。目前,电子文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作为档案文件的主要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也很是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子文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并针对其影响提出了
2008年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玉米苗期根腐病进行调查,发现苗期根腐病在各地区普遍发生,各田块病株率为45%~96.2%,严重病株发生率为20%~50%;对各地区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得出苗期根腐病
Bernad早在1909年报道用根腐菌(Rhizoctionia repens)弱毒株预接种兰科植物根部,可以诱导寄主产生具有扩散性的兰醇,从而使鳞茎免受强毒株的侵染。从此,诱导系统抗性(ISR)在
会议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又称斯氏细菌枯萎病(Stewarts disease),是由斯氏泛菌斯氏亚种(Pantoea stewartii subsp.stewartii (Smith) Mergaert et al.)引起.该病在中国迄今尚未发生
会议
欧杉天牛(Semanotus russicus)主要分布于欧洲中部和东南部,是欧洲常见的为害针叶树木的有害生物,给许多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欧杉天牛的生物学特征和欧洲实际分布资
会议
采用顶空动态收集法分别对健康、机械损伤和南美斑潜蝇取食的蚕豆植株的挥发物进行了提取,并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提取物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从健康、机械损伤和南美班潜
会议
通过融合PCR分别将GFP基因置于水稻白叶枯病菌hrpX、hrpG、hpa1和hrpF基因启动子序列的下游,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受hrpX、hrpG、hpa1和hrpF启动子序列调控的
会议
研究黄顶菊的生育节律,将有助于其可能扩散区域的预测,也为该入侵性植物的有效防除提供理论依据.2007年采用入侵区域田间调查和网室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顶菊的生育节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