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恒山区安丰屯泥石流成因、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ems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丰屯为一泥石流频发地区,曾于1998年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泥石流,近年偶有小规模的泥石流发生,严重威胁下游公路及安丰屯居民的安全.本文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之上分析安丰屯泥石流成因及特征,并通过计算泥石流的流体重度、流量、流速、整体冲击力等力学参数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安丰屯泥石流属暴雨沟谷型高频稀性泥石流,正处于发展期,危险性较大.
其他文献
大渡河上游某拟建电站闸址覆盖层最大厚度133m,最大闸高42m,为拟建于深厚覆盖层上的最高闸坝.本文对深厚覆盖层建坝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各类土对坝基抗滑稳定、压缩变形及地震液化的影响,提出了坝基处理的建议,为设计方案选择及地质处理提供了依据。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边坡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不同的边坡类型、边坡所处的环境地质条件及获得的勘察成果等资料基础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计算理论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光山县五岳居民区边坡根据勘察已取得边坡坡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定性分析(赤平投影图法),评价边坡的稳定程度;通过定量分析(极限平衡法),进行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并确定边坡稳定性敏感因素,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也为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采石场边坡,不仅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同时由于原始植被与景观被破坏,视觉污染严重,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本文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采取钢筋混凝土异性联系梁分级约束结合锁口锚固,兼顾生态复绿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与复绿效果,本工程采石场边坡顺坡向层面发育,且边坡高陡,不良的地质基础和复杂的周边环境导致边
2013年我厅大力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创新管理思路,建立了严格地质灾害应急日常管理制度,对应急类的公文、文件,做到了严格按照程序,高效运转、快速办理,加大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力度,2013年完成13个地质灾害严重县的详查工作。灾害防治中,时间就是生命。2013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每天有一名厅领导带班,环境处和相关处室轮流值班,确保基层上报的灾险情信息和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要
济南市二环东路崩塌属发生在济南市城区主要交通干线上危害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在综合分析已有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崩塌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计算并评价了危岩体的稳定状态,并根据危岩体的特点,制定了治理措施,可为类似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借鉴。
矿山采空区地表移动与变形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地表移动盆地形成过程中,盆地内任意一点的移动与变形不仅取决于其空间位置,而且与时间、开采工作面深度、推进速度以及上覆岩层的性质等因素有关.根据新泰煤田典型煤矿开采矿山地表移动观测资料,本文重点对地表移动时间和地表移动变形角量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全市煤层采空区总面积87.67km2。受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影响,采空区类型多样,全冒落、条带(局部为刀
在对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体组成特征认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土工、注水等试验,对滑坡的滑面特征、变形破坏机制、历史、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达川区是四川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区内滑坡、崩塌及地面塌陷较为发育.通过达川区近5年的统计数据及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区内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规模以小型滑坡为主,崩塌及地面塌陷灾害次之。全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可分为中西部的峡谷高易发区、西南部的深丘中易发区、东部的低山低易发区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区。本区夏季暴雨等强降水呈增多趋势,7,8,9月更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约占全年的75%左
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排水、渗滤、加筋等功能和其在工程中防护、防蚀等应用.在总结目前我国黄土边坡绿化措施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黄土边坡坡面松散剥落的特点与土工合成材料的材料特性,提出利用植被土工合成材料以非织造土工布技术进行黄土边坡防护与绿化,是一项兼顾坡面加固、绿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先进技术,为治理我国众多的黄土边坡提供借鉴,应用前景广阔.
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中,传统调查手段往往由于存在耗费人力物力、时间长等缺点而不适应时代的需求.随着RS、GIS、GPS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处理速度快、评价精度高的"3S"技术逐渐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中得到应用.目前,在构建“数字地球”的前提背景下,数字地球系统对各种技术协同合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将促使3S技术进一步走向集成。在数字地球系统的研究和建设中,3S技术将作为数字地球系统的技术基础